港达重工实现逆势跨越发展

2013-08-01 16:04 | 中国经济时报 船厂动态


浩瀚海洋,波涛万顷,孕育了人类文明,也闪烁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在黄海之滨的日照,一座新兴的现代化船厂正悄然升起。“好风凭借力、漫卷正其时”,为助力亿吨强港,为振兴蓝色经济发展带,山东日照港达船舶重工有限公司(下称“港达重工”)肩负着新时期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从无到有的创业之路

港达重工,于2007年成立,在成立之初,日照市仅有一家老船厂,既无先进经验可借鉴,又无足够的专业人员。200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不期而遇,造船业经历了史上从未有过的寒冬,众多船企在这场大浪淘沙中倒了下去,其中不乏行业内的资深企业。

当前,新船订单少、船价低、国际标准和规范日趋苛刻、船市竞争激烈等依旧在影响着国际造船业。自诞生起,港达重工非但没有被危机和萧条打垮,反而在逆势中抓住了机遇,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为日照市的造船业写下了至上荣耀的一篇。

在港达重工领导层的心中,造船业不可避免要面临一次巨大挑战,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同时,他们更敏锐地觉察到,日照港这样一个年吞吐量超过3亿吨的“年轻”大港,也蕴藏着一个潜在巨大市场,挑战背后即是伸手可触的机遇。

“打铁先需自身硬”,公司首先从建立企业基础做起,一方面本着“起步晚、起点高”的原则,建立高标准的厂房设施,并逐步建立起一个拥有海岸线500米,干船坞、船台、300T龙门吊、200T液压平板车、600T油压机等大型设施的现代化船厂,具备了年建造3万吨级及以下各类船舶10艘、年修理5万吨级及以下各类船舶20艘的生产能力。

另一方面,积极组建员工队伍,招贤纳士,汇聚了一批业内专业人士,组建了一支近300人的员工队伍,其中各级专业技术人员79人,高级职称24人。并积极深化员工队伍素质建设,通过“查找、清理、整改、提高”四个阶段对员工意识进行梳理,增强员工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同时,港达重工还下大力气提升造船资质水平,通过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认证,并通过了CCS、GL、ABS、BV等船级社的评估,获得了一级Ⅲ类钢质一般船舶生产资质,为向造船市场进军,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2009年,港达重工顺利投产运营,这一年公司接到了首个订单,山东港湾建设集团1000HP拖轮,经过周密部署,合理组织,同年12月,该船顺利下水。同一年,港达重工承建了岚山港务有限公司2艘40M趸船项目,从开工到交船,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在检查生产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员工队伍。

港达重工已初步建立起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的运行机制,并按照壳舾涂一体化现代化造船模式的要求,成立了船体、涂装、舾装、机装等基层管理车间。从无到有,港达重工稳扎稳打地从自身做起,全体员工沉着应战、积极作为,在周边船厂被金融危机冲击的几乎没有订单的时期,不仅闯出了一片天地,更是深深地扎下了根。

乘发展东风,实现腾飞

“接单难、交船难、融资难、赢利难”始终是这些年摆在国内造船企业面前的重重难关。作为新兴船厂,面对跌宕起伏的市场,这种单一性很容易让企业陷入困境。因此,必须真正走出去,创新经营,大力开拓市场,激发企业内在活力。

在稳定发展和开拓市场方面,港达重工立足自身优势,确定产品定位,以中小船舶为主,以特种船舶、工程船舶为重点有选择进行承揽,并适时扩大优势,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并努力争取进入海工装备市场,抢得先机。

基于这种经营理念,港达重工积极稳固市内市场,确保市内订单持有量,仅2012年即承揽市内船舶订单6艘,承揽市内船舶修造订单3艘,合同总值6000余万元,较好地稳固了市内船舶修造市场,为抵御造船业“寒冬”挑战及下一步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港达重工还积极走出去,利用各种渠道扩大对外推介,加强对外承揽投标。2010年4月,港达重工获得首艘涉外订单,即新加坡59M海上平台服务船,该船是可航行于无限航区的典型海洋工程船,具有DP1自定位、侧推、可调桨等先进功能,该船的成功建造,标志着港达重工在国际先进船舶建造领域取得了突破。

在港达重工不断取得经营突破的时候,一个更大的橄榄枝正在向它伸来。2012年,深圳光汇石油4100吨成品油轮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共有10艘CCS级4100吨油轮,按CCS最新入级规范建造。建成后将服务于国内各大港口及东南亚、欧美等地区。这是港达重工发展史上的一次突破,它保证了港达重工能从容应对造船行业寒冬的挑战,也大幅提升企业竞争力,并将在国内造船业产生较大影响。

面对新的市场形势,在创新经营的同时,港达重工为保证竞争优势,还保持着持续创新的主动性,时刻不忘创新工艺和提高科研能力,以创新迸发新动力(310328,基金吧),从而建立更多的竞争优势。当前,国内外对船舶建造的一些重点关键技术往往进行严密封锁,作为新建船厂,很难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子,必须依靠自主创新。

港达重工采取横向联合方式,针对关键技术课题成立专门项目组。2011年,港达重工承建了国内首艘6000HP全回转兼溢油回收拖轮,在建造过程中,公司集合了各部门最优秀人才成立项目组,进行专项技术攻关,在设计工艺、建造周期等多方面取得了突破,并荣获“日照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港达重工还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合作方式,加强产业链合作,加强与船东、船舶设计院、船舶配套企业等产业链各环节的沟通配合,密切合作关系,为企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2012年12月,港达重工承建的500T溢油回收应急处置船顺利交付,该船的建造周期不满八个月,一次试航成功,创造了港达重工造船历史的新记录,这也是创新合作模式的显著成果。

力创一流现代化船厂

2012年,港达重工有5型7艘船舶同时建造,今年,有3型7艘船舶同时在建。面对建造压力大,生产负荷重的局面,港达重工从精细管理入手,通过进一步优化生产组织流程,加强生产过程控制,强化计划管理和前期准备工作,并合理利用船坞、船台等现有资源,较好地缩短了各船建造周期。同时,大力推行项目管理制,通过项目组全面控制、有效组织、高效率生产,不断完善生产组织过程,提高了单船建造水平,有力地推进了港达重工生产的高效运行。在车间管理方面,健全车间各级管理体系及制度,严格落实技术交底,强化重点工艺的过程控制,产品质量得到了船东船检的高度认可,大大提升了公司市场信誉度。

为保证施工进度,船厂在内部管理上狠下功夫,制定并实施了施工早例会制度,在每日开工前召开生产协调例会,并通过不定期召开各类动员会,充分调动了员工“生产高潮保船期”攻坚战的积极性。同时,以安全生产为重点,安排人员24小时监督监控,及时进行安全检查和施工调整,同时在施工现场加强安全隐患排查,规范施工人员的作业行为。结合生产实际,周密部署各项工作,细化生产节点,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各船的建造任务按节点计划完成,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年4月29日,由港达重工为深圳光汇石油承建的4100吨成品油轮项目2#船在船台顺利完成定位合拢,同日下午,港达重工为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6800HP全回转拖轮项目1#船在船坞内顺利完成主体合拢,首次实现了在一天内分别在船台、船坞完成两条船舶的主体合拢,一日完成两大节点,再一次检验了船厂的综合生产能力,也锻炼了员工队伍,标志着船厂的综合生产能力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质量立身,自我提升迎接挑战。当前,国内造船企业继续面临着“交船难”的巨大压力,一季度,不少船企实际交船数量与计划数量有明显差距。其中,大部分是由于船东以质量问题为由不断要求船企整改所致。受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复苏乏力、船队运力过剩的影响,2013年航运企业效益不会明显改善,导致国际船市将继续呈现疲软态势。

可以预见,未来船东对于船舶质量的要求有可能更加苛刻,港达重工下半年将有多艘船舶交船。

未雨绸缪,加快提升船舶质量水平、控制经济运行风险已是当前的紧迫要求。港达重工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积极态度,主动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加强管理,切实保证和提高船舶质量。

一方面,牢固树立“质量立身”的意识,从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提高设计和生产管理能力出发,认真执行技术规格书和相关标准、规范,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严把采购设备的质量关,严格过程质量控制,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夯实质量管理基础,做到层层落实责任、严格考核、持续改进,全面、深入地提升船舶质量,让自己的产品无瑕疵可挑。

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单船项目管理责任制,在技术要求和建造细节上与船东、船级社进行积极有效地沟通,及时解决遇到的各类问题。质量立身,品牌兴业,提高船舶建造质量是船企应对当前复杂局面、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只有时刻以“优质”的形象赢得船东和市场的广泛信任,才能为自己在未来实现更大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春华秋实六载,满园硕果喜人”,六年历程对港达重工来说,只是在造船业这条道路上迈开了第一步,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没有倒闭的行业,只有倒闭的企业,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发展能力的竞争。

港达重工将全力以赴开拓市场,创新经营和运营模式,努力承接更多订单,全力降本增效,加强成本控制,增强市场竞争力。“夯实基础、激发活力、提升管理、稳定发展”,港达重工在今年对自身提出了更高要求,这颗日照造船业的新星必将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走下去。

END

关键词: 港达重工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