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广:船长的抉择

2013-08-20 07:51 | 工人日报 船界人物


“在海上航行,顺风的时候还行,一旦遇上横风,船会晃得特别厉害。左一下,右一下,要么从舷窗看到的全是海,要么看到的全是天。”8月7日,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的船长曹德广对记者谈起海上的经历。

当海面刮起九级或十级大风的时候,船员们往往要四肢并用才能确保自己不摔倒,要么紧紧抓住桌角,或是尽量靠在船的内夹角上,还有的干脆用绳子把自己捆在椅子上,呕吐声则不时传来。

对救助船上的人来说,出现险情往往是在风大浪急的时候,他们必须克服种种不适,冲向风口浪尖,给难船带去希望。在救助船上干了10多年的曹德广,经历了无数惊涛骇浪,讲述这一切时,他的神情反而波澜不惊。

“冒这样的风险是值得的”

2010年12月5日,“利舟8”轮在蓬莱港东4海里处锚泊时船舶舱盖被巨浪打掉4个,船舱大量进水,船舶逐渐下沉,船上6人命悬一线。

“北海救111”轮紧急出发实施救助。船长曹德广带领大家制订了几条方案:一是用救生艇,这对求救者最有利,但风浪太大,很可能人救不上来,还把艇打翻;二是让求救者穿上救生衣,系上缆绳跳到海里,然后把他们拉上来,这对他们来说危险性较大;三是船艉贴船艉,让求救者跳到救助船甲板上,但两条船挨那么近,可能会把人挤伤;四是待两船靠近时用吊篮将人救起,但稍有不慎,吊车折断会伤及救助船员。

一阵纠结和权衡之后,他终于作出了抉择:吊篮救人。“当时我想到最坏的后果是,两船靠近的一瞬间,难船可能把我们的船头压下去,或者我们把它顶翻,但和6条生命比起来,冒这样的风险是值得的。”

救助船反复试探,寻找风浪的规律。“白天涌浪能看得见,晚上只能听着大浪起伏的声音算频率。找准安全系数最大的时机把吊笼落到合适的位置,船贴一下马上离开。”

曹德广把救助船稳在难船右方合适的位置,待几个大浪过后迅速加速靠到遇险船右舷。吊篮被迅速放到难船上,待4名遇险船员钻进去,立即起吊!随后,两船再次靠拢,余下两人被成功救起。

因成功指挥救助“利舟8”轮遇险船员,曹德广获得2011国际海事组织“特别勇敢奖”。

“我头顶上的雷是最大的”

“虽然我们的原则是保证安全积极搜救,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真要救不上来人总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曹德广深有感触地说,“我头顶上的雷是最大的。”

每天他都要到船舶的各个角落巡视一遍,这儿摸摸有没有漏油,那儿看看有没有生锈。有时半夜2点起来,还要查看一下船员们的值班情况。

这位船长还有个特殊的“癖好”。每当救助船需要靠泊码头时,他总要把船头调转,冲外靠泊。

“如果直接靠泊码头,顶多能早10分钟上岸,而一旦有紧急救助任务,船要调头再开走势必耽误不少时间。而每次救助,都是在和时间赛跑啊!”他说。

曹德广说话轻声细语,平时很少看到他“吼人”。但有一次,他无意间在政委拍摄的救助现场录像上看到,一名水手冒着被大浪卷走的危险,从甲板上把水龙带抓了回来。他狠狠地批评了这位水手:“你这是爱惜集体财产?你这是拿生命开玩笑!好好反省!”

对于救助人而言,要完成人命救助使命,首先需要确保自身安全。

“我从1995年开始干这一行,2006年当上船长,头上始终像悬着把剑。”他坦言,随着社会对海上救助的了解日益增加,作为一名救助船船长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太闷了,我就念报纸”

在我国北部海域,风大、浪高、流急、雾多,分布着高频次的客滚船航线。为救助遇险的船只和人员,交通运输部设立了一支专业救助队伍——北海救助局。

北海救助局组建10年来,共执行救助抢险任务2451次,救助遇险人员6747人,救助遇险船舶372艘,获救财产价值140.758亿元。

5823.4公里长的海岸线,25.7万平方公里的水域——在如此广阔的辖区内,为了保证每一次施救快速有效,北海救助局设立了12个救助船常年待命点。这些待命点有的在烟台到大连航线的中央,有的在渤海湾中心,全部是客滚船航线和船只密集海域。每艘救助船每15天才能在就近港口补给一次。

曹德广就常年待在海上。工作压力大,他嘴里时常发苦,一旦接到救助任务,紧张起来嘴里就更苦,得一杯接一杯使劲喝水。风平浪静的日子里,待在船上则很枯燥。他一早起床就会打开电视,“播什么节目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屋子里有个声。”一条船上才20多人,还要三班倒,有时候他一天都说不了几句话。“太闷了,我就念报纸。”曹德广历年来获得的荣誉有长长一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海上搜救先进个人、救捞勇士……

“我觉得英雄离我很远,这就是我的工作。出海的都是家里的顶梁柱,救一个人就是救一个家。每当救了一个人的时候,我会觉得即便这么多年来对自己家人亏欠很多也是值得的。”他说,最近10年来,他只有三四年在家过年,每次回家都格外珍惜。

END

关键词: 曹德广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