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船舶产业迎来关键点

2013-08-20 07:59 | 中国江苏网 国内造船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明确提出了今后3年我国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任务。该项政策一出,南通、泰州等地的船舶企业非常兴奋,纷纷表示,船舶产业的春天已经来临。然而在港城,船舶产业的各个企业却表示,港城船舶距离春天还有点远。

换档期,港城船舶“停港修整”

今年5月7日,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宣布,由于遭受国际金融危机、经济低迷的影响,中远船务修造船等业务严重滑坡,经营业绩出现连续严重亏损,与中远船务决定,解散双方共同持股的连云港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这个事件被认为是造船业关门潮向国企蔓延的举动。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市共有规模船舶工业企业14家,其中造船10家、修船1家、渔船2家、船配1家,而在2011年,港城规模以上船舶企业数量为15家。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中远船务的关门,标志着港城船舶产业进入到行业全面萎缩期。产业企业数量减少、订单下滑等一系列问题,正在让港城船舶产业“停港修整”。

因为难以寻找到新的商机,无为的“停港修整”正在消耗船舶产业下次崛起的机遇。根据《实施方案》规定,今后,地方政府不得新批造船、修船和海工装备基础设施项目。这就意味着,即使船舶产业市场转向,港城船舶产业可能因为“换档期”的自我消亡,而难以承接市场机遇。

“最可怕的是不知道谷底在哪里,每天都在传来坏消息。”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船企负责人坦言,今年上半年,浙江沿海一带爆发的中小型船厂倒闭浪潮仍在持续。

当前,港城造船行业正面临着“接单难、交船难、融资难、盈利难”四大难题。业界人士表示,如果不能成功破解这四大难题,推动船舶产业早日扬帆起航,港城船舶产业将有可能在这轮转型升级中消亡,整个产业成为其他城市船舶产业的加工工厂,丧失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因此,相关企业应该根据市场变化主动出击,组建我市船舶产业的“巨无霸”,学习当初钢铁产业联盟的模式,成立沿海船舶集团,整合资源,壮大规模。

再扬帆,亟需适配“新引擎”

2008年前后,港城船舶产业曾经一度辉煌,其中仅中远船务一家就实现利润4497.59万元,其后两年虽历经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其依然保持盈利。五洲造船等一批港城造船企业,正是在那个“黄金期”快速成长的。然而2011年后,港城造船产业开始出现拐点,不仅修船龙头中远船务经营萎靡,灌河口的造船企业日子也并不好过,特别是受国际货运市场低迷因素的影响,港城船舶产业跌入困境。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坦言,新的《实施方案》无论从控制产能角度来看,还是推进兼并重组的角度来看,一些订单少、融资难的民营船企,等待他们的就只能是被兼并或者重组。为了推动港城船舶产业健康发展,相关的船舶企业必须练就自己的看家本领。

“连云港的船企主要还是中小企业,因此,我们船舶企业内功修炼肯定是从小处着眼。”灌云县船舶工业园主任孙克洪坦言。

同技术要求较高的海工船舶相比,高效节能渔船的制造正在成为港城船企产业转型的新方向,这也符合《实施意见》的新要求。

“我们已经在努力推进高端渔船改造项目实施了。”五洲造船负责人叶云竹告诉笔者,“目前省海洋渔业厅已经批准我们制造45米的中等渔船制造资质。目前,我们还在推动海洋石油平台供应船等新船型项目的实施,石油运输船等国际业务已经打开市场,正在成为公司新的赢利点。”

新船制造技术要求比传统散杂货船科技含量高,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虽然有船舶产业相关的专业学科,但是却没有一座省级以上的船舶产业产学研平台。随着船舶产业转型,必须让科技先行。

新崛起,规划引领指明“风向”

在经历10年的快速发展后,我国船舶工业步入调整发展的“困难期”———新增造船订单严重不足,新船成交价格不断走低,产能过剩矛盾日趋加剧,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专家认为,国家通过《实施意见》调整全国船舶产业大格局,我市也应该顺势调整区域产业发展的思路和角度。

据了解,虽然船舶产业是我市重要的产业类别,但是,我市至今并没有出台船舶产业的相关规划,船舶产业现状如何、要走向何方等一系列问题并没有答案。某船企负责人表示,连云港应该结合国家政策,出台船舶产业相关政策,为港城企业提供一个方向。

业界人士表示,当前,船舶产业的结构调整,一定会引发我市船舶产业的阵痛,一批不符合国家政策的企业将逐步被淘汰出局,一些主动调整的企业将“吃掉”淘汰企业的市场,实现做大做强。因此,我市在出台船舶产业规划的时候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制定产业发展的规划。这种规划起点要高,只有起点高的政策,才能确保政策稳定性,市场竞争才能有序,企业才能快速转型升级。

END

关键词: 连云港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