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加速向现代造船模式转换

2013-08-28 08:39 | 国际船舶网 国内造船


梧州的航运及造船业较为发达,拥有较为雄厚的船舶制造以及内河和近海航运能力,船舶制造和船用机械制造技术位居广西前列。2012年,梧州市主要造船企业全年共造船58艘。随着内河运输业的振兴,航运市场对内河船舶的需求日益增长,从而带动造船业的发展。

船舶工业面临的机遇

近年来,自治区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发展临港工业,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随着招商引资的开展,一大批重大项目开始投产,其中水泥运输将突破6500万吨;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每年300万吨进口材料,理文公司的林浆纸项目物流运输,以及陆续竣工投产的再生不锈钢制品每年200万吨废钢原料和350万吨的产品运量,还有从柳州中转经梧州到广东约5000万吨货物运输等,这些货物的运输需要大量船舶去完成。目前国有大船厂的订单已经排到几年以后,因此,大船厂只选择造高档船和大吨位船,小吨级的订单基本不接。这对我市民营造船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良机。

为促进全市船舶产业继续发展壮大,梧州市不仅把中船桂江公司、华南船舶机械厂作为全市重点扶持发展的40家企业之一,而且还相继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对造船工业的扶持力度,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培养造船龙头企业

船舶工业不仅是技术密集更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梧州市船舶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应当着力抓好以下几点工作。

制订发展规划,培育船舶龙头企业。抓住我市实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有利时机,把船舶产业列入梧州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后期重点,把梧州市具有相当基础和一定规模的船舶修造产业、船舶装备工程等作为发展主攻方向,有计划地进行产业整合和专业化分工,建成几个企业集团或企业联盟,按照产业集群化、企业集团化要求发展。总体上,梧州市船舶工业的规模和质量竞争力处在全区的前沿水平,但和广东、上海等先进造船企业地相比,梧州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大集团等龙头企业。政府要全力支持骨干企业发挥龙头集聚作用,引导社会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有效服务,综合运用金融、财税、土地等政策措施,推动以龙头企业为中心的产业集聚。鼓励龙头企业对其上下游企业、配套企业进行重组改造,逐步衍生和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通过集聚效应降低综合成本,提高龙头企业的竞争力。

出台优惠政策,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切实保障大企业资金、土地需求,引导大企业通过合资、并购、联合等方式增强资本实力,扩大经营规模。现代造船业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过去的滩涂造船逐步淘汰。因此企业要做强做大,必定需要一定数量的土地用于造船业的配套用地,如分段车间、轮机车间、机电车间、喷涂车间等。政府要扶持船舶工业的发展,就应该有计划地为企业提供足够的工业用地,切实解决船舶修造企业发展用地和岸线,作为造船企业的后方基地。出台扶持船舶工业继续发展壮大的优惠政策,在土地、工商、税收等审批手续方面要进一步简化手续。要完善创新金融体系,解决大企业和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资金问题,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设立船舶产业发展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 

加速向现代造船模式转换

鼓励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在政策上支持和鼓励现有船舶企业加大技改力度,鼓励大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把加强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置于突出的地位,对一些长期制约企业能力提高以及严重制约修造船水平和质量的环节,要抓紧技术改造与技术攻关。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充分发挥现有科技资源的力量,加强科技投入和技术开发能力。优化常规船型设计,积极开发新型船舶、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专用船舶和船用配套件。建立技术中心、工程研发中心和产业基地,大力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提升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创新管理体制,推进造船模式转换。对现有的船舶修造骨干企业要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机制创新,增强内在动力。认真学习和吸收日本、韩国等先进造船国家的管理经验,加快传统造船模式向现代造船模式转换。对造船骨干企业可探索向总装型企业发展,引导一部分中小企业直接转为生产专业化的分段、模块。强化目标管理,缩短造船周期,控制造船成本,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加强招商力度,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在积极创造良好投资环境的同时,组织有力的招商引资工作班子,加大招商引资历力度。当前特别要紧紧抓住广东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功能升级和珠江两岸船厂迁移的有利时机,主动接受东部船舶产业转移,吸引粤穗大型船厂迁建梧州。同时要吸引外商和国内较大的航运集团投资建设船舶项目,提升船舶工业整体能力和水平,造大船,造好船,实现跨越式发展。

船舶工业是航运、渔业、海洋工程的重要基础,发展船舶工业对一个地区的国民经济具有强烈的推动和带动作用。就梧州而言,发展船舶工业,既是提升全市船舶工业经济效益,更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大举措。

END

关键词: 梧州造船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