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降低"拆船公约"生效门槛

2009-06-18 08:30 | 国际船舶网 拆船动态


      “拆一条船,污染一片沙滩是世界拆船行业,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拆船行业的写照。不过,这种状况可能随着世界海事组织上个月在香港通过的拆船公约而有所改善。在昨天的“2009船舶暨设备国际标准化论坛上,有关专家认为应降低公约生效门槛,使其尽早生效。

  船的寿命是有限的,在经过30-50年的运行后,它往往带着满身的污垢进入最后的坟墓———拆船厂,这些污垢恰恰是环境的杀手,不仅污染环境,有些还直接对拆船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由于印度、孟加拉等第三世界国家拆船技术落后,这些污染物往往直接流向沙滩,对环境造成难以逆转的破坏。英国劳氏船级社上海技术服务中心法务主任刘有华告诉记者,其实废弃船舶如果较好回收的话,至少有50%的材料可以循环利用,尤其钢铁甚至能100%回收。而且,如果可以在拆船沙滩上预先铺上塑料膜,则可将污染物回收并妥善处理。

在公约中,对有害物质的使用限制、登记、处理都有详细规定,对拆船厂的资质也作了规定。他认为,如果公约能尽快生效,将对环保十分有利。可是,公约生效必须要满足签署国家超过15个、签署国船队吨位超过全球总吨位的40%,以及拆船能力上的一些要求,在三点要求同时满足后24个月,公约才能生效。专家认为,这样的条件有些苛刻,因为有些国家出于利益考虑,不愿看到公约生效后拆船成本上升。

END

关键词: 拆船公约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