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上海航运交易论坛举行

2013-11-29 08:18 | 上海金融报 展会信息


日前,以“航运的顶层设计”为主题的2013年航运交易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交通运输部、上海市政府以及丹麦海事主管机构,共同探讨如何通过体制改革和行政之手来抵御市场危机;来自航运业、航运金融业等企业代表,共同分享他们在市场危机和政策新政下如何进行创新发展的新思维。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全球航运市场迅速下行,曾经为航运市场高度繁荣带来庞大动力的需求戛然而止,市场运价跌至谷底,而运价的暴跌又通过价值链条传递给修造船、船舶融资、港口码头等相关行业。但在这场危机周期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逆势而起。

上海航运交易所总裁张页在发言时指出,面对全球性的航运危机,必须要有一些创新的顶层设计。他建议可以从消除贸易壁垒、促进投资便利化、发挥金融潜能以及提高服务能级等四个层面进行设计。

张页表示,消除贸易壁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加大开放力度,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进程,打开面向世界的窗口;转型升级,促进投资便利化要实现投资管理制度突破创新,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国际贸易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以及创新的贸易监管制度。在发挥金融潜能方面,要充分利用上海自贸区在金融、航运领域的开放政策,发展航运金融,发展航运运价衍生品交易业务;放开融资租赁,做大做强船舶融资业务;完善航运发展基金,鼓励私募基金对航运的投资。在提高服务能级方面,要加强信息与规则创新服务,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信息中心建设,提升在国际航运规则和标准制定等信息服务领域的能力和水平;在运价指数应用和航运衍生品交易上实现创新服务,比如运价指数与海运运费协议、租船合约等挂钩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航运服务业向亚太地区东移过程中,上海的优势并不明显,主要体现在航运企业集聚和船队规模发展缓慢,与香港、新加坡差距拉大;航运高端服务业虽快速发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航运业发展综合环境欠佳,亟待改善等。上海市建交委副主任、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进办公室副主任袁嘉蓉表示,今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投资准入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成为试验区的建设重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也由此进入体制、机制创新的新阶段。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将由争取“政策红利”向创造“制度红利”转变,从而不断丰富拓展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内涵,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发展制度和运作模式。

在此过程中,海外经验自然值得借鉴。丹麦虽然是小国,但却是海运强国,丹麦船东承运着全球10%的货物量,这其中,丹麦的国家海运发展规划——“蓝色丹麦”功不可没。丹麦海事局局长Andreas

Nordseth表示,“蓝色丹麦”是丹麦经济的驱动力,在税收、技术和人才方面优势明显。他认为,当前全球海运业面临着低运价、产能过剩、环保法规以及资源效率等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海运业必须携手进行创新和发展,实现优质海运和绿色海运。

同时,鉴于在国际航运金融业处于“大调整”的阶段中,中国和亚洲的航运金融资本“大有可为”。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马宾呼吁环境监管相关政策更加明晰,航运金融的行业监管更加放松,如在增值税、所得税、加速折旧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支持政策、放松在境外资本市场融资美元活动的审批监管、允许在境外设立SPV(或与国际先进企业合资成立SPV)进行投融资等。

而利用金融工具规避企业经营风险已经开始形成共识。《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中明确指出,“积极发展航运金融、国际船舶运输、国际船舶管理、国际航运经纪等产业。加快发展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交易业务。”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副总裁王东生表示,已经运营两年多的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在推出集装箱运价和沿海煤炭衍生品的基础上,还将推出国际远洋干散货运价衍生品交易。

此外,顶层设计也是行业发展的关键之一。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指出,航运发展动力在市场,但政府作用不可或缺。他表示,发展需要顶层设计,我国航运顶层设计处于关键时期。近两年来,交通运输部积极推进把海运业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目前方案已经报送国务院。明年,交通运输部将调查研究我国港口转型升级问题,提出“优港口”的顶层设计方案。

2013年8月,交通运输业以及6个现代服务业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营改增”试点。中海集团总会计师苏敏认为,“营改增”政策为我国航运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深化增值税改革、推行航运业“吨税制”试点改革、恢复货载保留制度以及发挥上海自贸区的航运带动作用等四项建议。

END

关键词: 航运交易论坛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