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登辉:逆风领航“谋变创新”

2013-12-13 16:47 | 第一财经日报 船界人物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航运业从辉煌高峰一落成为逆境低谷,面临着全球经济萧条的严峻挑战,其复苏之路任重道远。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航运业不得不积极主动调整结构,进行市场规模和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积极探索行业发展的有效动力以适应全球经济的发展。

冰火交替:困境重重的航运危机

面对国际金融后危机时代的冲突困局,面对全球航运市场的持续低迷,航运企业如何应对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如何求得生存并保持平稳的发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总经理助理张登辉在“2013中国国际海事会展高级论坛”上指出,航运市场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困境:一是市场的剧烈波动。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前后,航运企业更是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巨大冲击,企业追求的是稳健可持续发展,而目前市场波动剧烈,如果把主业的鸡蛋统统放到航运这一剧烈颠簸的篮子里是不可能实现平稳发展的。二是运力长期过剩。尽管市场供需关系严重失衡,但新造船舶依旧大幅投资,虽然交通部已限制非航运机构发展船队的规模,但是从实际情况看效果欠佳。市场运力过剩将是长期的、整体的,而运力的短缺则是短暂的、局部的。每次市场出现短暂复苏时,都会被大量迅速涌入的新运力抛回低谷。三是跨界竞争的冲击。以通讯业为例,中国移动不会想到真正的竞争对手竟然是腾讯。非航运企业开始跨界参与竞争,因此,即便自己不跨界也将会因其他产业的跨界冲击而遭受严重打击,

积极谋变:航运企业的竞争动力

尽管航运市场复苏之路依旧漫长,但只要世界经济贸易存在,航运业就不会消失,走到尽头的不是航运这一产业,而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式,正所谓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

面对当前的新形势,张登辉认为,航运企业应该坚持在市场逆境谋变创新。世情国情在变,航运形势在变,航运企业要善于把握经济形势与企业发展的变化规律,积极谋变,以变应变,以变治变,当前要主动适应并积极谋划三个转变,即从船与船的竞争转向链与链的竞争;从单个企业竞争转向企业群的竞争;从传统经营模式竞争转向产融结合模式竞争。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在动荡的环境下实现平稳的发展是一道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战略性问题,需要突破旧有的经营模式,需要坚持创新,积极创新,特别是要研究商业模式的创新。

多元互补:航运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

张登辉指出,在航运业的新变革下,航运企业应当突破旧有的产业边界、市场边界、客户边界,拓展战略思维,花大力气探索商业模式的创新。

他认为,一是要加快从船与船的竞争向链与链的竞争转变。企业规避经营风险需要适度多元化,发展互补型产业,成为产业链的整合者,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将企业拥有的资源发挥到最大效应。如马士基集团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巴西淡水河谷背靠产业链优势,建造超大型散货船,对中国航运企业带来冲击;日本邮船重构与整合供应链、成功开拓汽车物流业务等都是商业模式的创新。

二是加快从传统经营模式向产融结合模式转变。商业模式的创新是一系列创新的整合,商业模式设计紧靠单一的工具已经无法实现,因此应借助企业的融资工具,突破传统的经营模式。企业的生命力已不再是竞争力而是融合力,大型航运企业集团实施产融结合,不仅可以满足集团的融资需要,将资金外部循环内部化,降低交易成本,而且对提高企业的整体协同效应,提高资金使用与管理效率大有利,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必然面临解决规模收益递减,风险递增的问题,这就需要航运业务与金融结合,把金融视为航运业务系统的有机部分。

张登辉表示,目前在世界500强的企业中,有80%以上进行了产业与金融资本结合的经营行为。国资委管理的117家中央企业中76%推行了产融结合模式。

百年中海:市场逆境中的新举措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总经理助理张登辉表示,中国海运集团是一个有着十几年发展历史的新兴航运企业,通过创新突破了旧有的思维模式和经营模式,取得了航运市场低势下的发展业绩,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推动了集团的发展。目前集团拥有各类船舶515艘,共计3127万载重吨,其中集装箱船队60.5万TEU,全球综合运力排名第6位。中国海运确立了“世界一流、百年中海”的战略目标,通过转型发展与商业模式创新,驱动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航运、工业制造、物流码头金融”三大板块的建立,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加强集装箱运输航线两端的延伸服务,从班轮公司向航运物流企业转型升级,加快物流业向高端物流链发展,创新实践推动了中国海运集团的持续发展。

面对国际金融后危机时代的重重困境,面对全球航运市场的持续低迷,航运企业要成功应对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求得生存并保持平稳发展,必须坚持“谋变创新”,突破旧有的产业边界,拓展战略视野,实现新模式的转变。

END

关键词: 张登辉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