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浮动核电站开始实质性谈判
2014-01-22 08:27 | 环球网 船舷内外
世界首座浮动核电站“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模型。
在俄中两国公司和平利用核能业务合作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出现一个具有前景的发展方向。两国分析家认为,双方联合建造浮动核电站(包括为第三国建造)将成为极具需求潜力的创新项目。
前不久结束的俄中核问题分委会会议宣布,目前,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及下属子公司正在与中方潜在合作伙伴进行实质性谈判。俄方的兴趣在于为项目吸引外资,特别是私人投资,以及进入新市场,并在此前找到具备适合的造船能力以及相对廉价劳动力成本的合作对象(包括中国)。
作为项目的发起人和主要推动者,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已经拥有成熟的技术。如果一切按照设想实施,将首先建造一座名为“罗蒙诺索夫院士”号的浮动核电站参考样站。其未来安装地点已选定在堪察加半岛的佩韦克村。目前,浮动发电机组正在位于圣彼得堡的波罗的海造船厂进行建造。
半个多世纪前,世界首艘核动力破冰船“列宁”号在这座城市下水试航。此后,船载核反应堆不断完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提升。俄罗斯科学家和专家在该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知识促成了这一新项目的诞生。
用于新项目的KLT-40S反应堆装置由下诺夫哥罗德州“阿夫里坎托夫机器制造试验设计局”负责建造,经过了充分证明,并在核动力破冰船的多年使用过程中逐渐得到完善。据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总经理谢尔盖·基里延科(Sergey Kirienko)介绍,俄原子能行业近年来不断有意识地向该项目集中。
何为浮动核电站?简单地说,这是一座非自航浮动平台,上面安装有两套反应堆装置,总装机容量超过70兆瓦,发热功率为150千兆卡/小时。反应堆能够分别产生电能和热能,并将它们输送至变电站和供热站。此外,它还包括一套用于将浮动机组与自然和人为环境相隔离的水利装置。同时,岸上还设置有接收、传输以及分配电能和热能的装置。
根据预测,俄罗斯核专家的这项倡议可能将获得广泛的需求,并且不仅限于俄罗斯本国。为了协调相关工作,已经对国内所有核电厂进行资源整合的俄罗斯核电集团(Rosenergoatom)内部成立建设浮动核电站特别管委会。
俄罗斯核电集团将第一座浮动核电站作为基准项目,其将成为日后为国外客户建造类似核电站的基础。该装置还可广泛用于海水淡化,这对中东和亚太地区非常重要。据统计,至2025年,全球淡水短缺规模与现在相比将增长6倍。
至于该项目的商业运营,这恰恰是俄罗斯专家与中国潜在合作伙伴仔细探讨的问题。“使浮动核电站项目具有商业价值是我们未来几年的主要任务”,国家原子能集团总经理谢尔盖·基里延科强调。据他介绍,示范型发电机组应在10-11年内收回成本,而其设计使用年限则达到40年。
不久前,正在波罗的海造船厂建造的“罗蒙诺索夫院士”号增重440吨。这意味着两台蒸汽机组已安装到位,而整个项目已正式被认定为核设施,并列入国际原子能机构清单。
俄罗斯核电集团副总经理、浮动核电站管委会负责人谢尔盖·扎维亚洛夫(Sergey Zhavyalov)表示:“加装反应堆后,核电站平台建设进入完工阶段。作为订购方,我们看到工作强度已增加数倍。这使我们对浮动核电站按时完工更有信心。”根据合同规定,波罗的海造船厂应于2016年9月9日交付电站,并将其拖往工作现场。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叶夫谢耶夫表示,浮动核电站最大优势是可随意“漂浮”。俄罗斯幅员辽阔、地貌复杂,而浮动核电站可直接拖至任何所需地区。据悉,俄核电集团还计划于不久的将来再建造4—6座浮动核电站,以满足远离普通电网的偏远城区和工业地区用电需求。
相关资料:
“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浮动核电站是系列可移动式小型电站的先头项目,建在一艘长144米、宽30米的驳船上,主要用于给俄罗斯北部偏远地区供电。
浮动核电站的最大发电量为70兆瓦,由两套KLT-40S反应堆组成。核电站被设计用于供电、供热以及淡化海水。
KLT-40S型压水反应堆设计使用年限为36年,每12年将更换一次堆芯,共计更换两次。(本文刊载自《环球时报》“透视俄罗斯”专刊,内容由《俄罗斯报》提供,《俄罗斯报》记者亚历山大·叶梅利亚年科夫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