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船舶配套业的发展现状

2009-07-07 09:49 | 曹惠芬 船配市场


2003年以来,在国内外船市持续兴旺的带动下,我国船舶配套产业及市场快速发展,在产业格局、能力布局、生产规模和研发能力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可喜进步。

一是随着我国造船规模的迅速扩大,船用配套产品需求旺盛,吸引众多地方及行业外企业进入船舶配套设备研制领域,使我国船舶配套业形成了由中央企业、地方企业、三资企业组成的开放的多元投资结构和产业组织格局。

二是随着我国造修船基地大规模兴建与扩建,船舶配套基地和园区建设不断升温,特别是在毗邻大型造修船基地或企业的地区发展迅速,环绕长三角、渤海湾造船基地初步建立了船舶配套产品生产基地。

三是形成了一大批优势船舶配套产品,并且其产量、产能快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2003-2008年,我国船舶配套业企业数量、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利润、主要产品产量等指标均大幅增长,连创历史新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四是在主要船用设备国产化和自主研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我国已经具备制造系列大缸径低速船用柴油机的技术能力,包括VLCCVLOC8530TEU集装箱船在内的一些大型、高附加值船舶的动力系统和甲板机械已实现国产化,自主开发的海洋平台起重机已占国内海洋平台起重机市场份额的90%。

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基础薄弱,这几年我国配套业的发展仍不能适应我国造船业快速发展和船舶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需求,主要配套设备及关键零部件生产能力不足和船用设备自主研发能力薄弱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国本土船用设备平均装船率不足50%,造船与配套发展不协调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船舶配套业造成了严重冲击,出现了船用设备合同撤销、推迟交付或改变配套品种等情况,新设备订单锐减,企业手持订单大幅减少。世界及我国船舶配套市场近几年的供不应求的形势顷刻逆转,船用发动机等近年扩能幅度较大的船用设备面临能力过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由于金融危机对国际航运和造船市场的影响还在深化和蔓延,市场复苏期仍难以预估,将给我国船舶配套企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生产经营带来很大的困难。

 

END

关键词: 船舶配套业发展现状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