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造船业逆流而上迎“暖流”

2014-04-24 16:07 | 中新社 国内造船


受低迷的国际航运及船舶修造市场影响,2011年以来,“福建第一船舶修造基地”福建福安的船舶修造产业一度面临接单难、资金缺等压力。面对“寒流”,许多民营船企选择了“坚守”,在“坚守”中谋求转型与发展。4月23日,中新社记者一行来到福安,实地走访了这里的船舶产业。

机器轰鸣,焊花点点,金属的碰撞声不绝于耳;在船台上,船坞里,随处可见工人们的忙碌身影。位于福建福安赛岐经济开发区赛江畔的福安长兴造船厂里,呈现的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正抓紧切割、焊接、安装。船坞里,集装箱船、远洋渔船等数艘船舶依序排开。作为福安民间造船行业的领军企业,长兴造船厂今年的业务比往年明显增多,长期疲软的船市,让企业在多年坚守后看到了市场复苏的希望。

福建长兴造船厂副总经理尤长意接收采访时表示:“应该我们船厂要技术的创新,要引进人才,现在集装箱船市场慢慢开始复苏了,民营企业依靠管理出效益,具有一定优势。现在我们都在研发节能减排的船型,节能减排船型就是科技创新。”

长兴船舶重工的转型升级,只是福安造船业应对国际市场的一张“缩略图”。在过去的一年中,福安船企通过发展船舶中间产品和产品扩散,解决生产能力不足问题,提高海洋工程船、远洋渔船、驳船、执法船等船型建设,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升级;行业年内投入技改资金2.5亿元人民币,以适应市场对海洋工程装备船舶和节能减排船舶的需求。

福安市船舶行业协会秘书长林瑞金表示:“我们在产品上定位也是更加明确,我们专注精品船跟品牌船的这个建造,那么我们的这个精品船的方面呢我们主要是几个船型,一个就是说海洋工程船,一个就是远洋渔船,还有我们执法船,这些船比较小型的这么一种船型,在一个细分的市场上,我们找到自己的定位。”

随着航运运价抬头,船舶市场缓慢复苏,拥有37家船舶修、造、拆企业,663家船舶产业关联企业的“福建第一船舶修造基地”,实现逆势发展。福安船舶企业开始承接批量订单,201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0.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6%;出口8447万美元,是2012年出口额的19倍。预计2014年福安船舶出口额将达1.5亿美元。

然而,“暖流”的背后,福安船舶行业发展仍面临融资困境持续加剧,推进现代造船模式应用支撑要素不足、力量有限,人才培养和产业工人技术培训提升方面力度有待加强等问题。为此,福安市成立了船舶行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给福安的船舶企业提供了船舶研发设计、船舶检验检测、市场开拓、信息服务、船舶交易、金融增值等服务。协会80多家企业全部纳入平台服务,还可带动上下游关联企业600多家,共同参与平台的信息共通共享,以此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林瑞金表示:“我们主要是进行这个产品结构的调整,产品的这个品牌建设,跟企业的技术改进提升,这个三个方面来推进我们进行产业的整个升级。从去年第四季度到现在,整个市场来讲企业承接的订单里面应该有很大的一个提升,特别是我们在开拓东南亚市场方面取得不少成绩。”

行走在福安赛岐经济开发区,赛江两岸船舶重工企业依次排开,场面蔚为壮观。在不少船舶重工业者看来,通过这些年的坚守,在下一轮市场行情好转后,船企依旧大有可为。

END

关键词: 福安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