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程大协同创新为船舶打造“中国心”
2014-05-22 17:34 | 中国船舶报 配套动态
近几年来,哈尔滨工程大学通过与有关方面开展协同创新,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先后承担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科技部支撑计划等重大项目5个,科研经费超过4亿元。值得一提的是,由沪东重机有限公司和哈工程大联合承担的“自主品牌船用小缸径低速柴油机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概念设计、技术设计、关键零部件研制及单缸机设计工作,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关。项目完成后,将实现我国自主品牌船用小缸径低速柴油机的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该校认为,除了自身在船舶动力专业领域的积淀,与企业等有关方面的深入合作,也协同催生了这样的重大成果。
紧跟国家战略需求 瞄准行业前沿
将目光瞄准国家海洋战略,不仅能驱动船舶及配套行业院校、科研机构及企业提升竞争力,更能承载国家海洋强国和造船强国的梦想。
2011年,哈工程大曾专题研讨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明确了要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认真梳理学校现有优势资源,确定方向,整合力量,找准切入点与结合点,积极参与协同创新计划。哈工程大提出,要依托“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洋工程、海军装备和核能应用)特色优势学科,做行业的“领头羊”,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方向;通过学校、院系、课题组,多层次、多渠道、多种方式加大与行业内大院、大所、大厂合作的力度。
与此同时,2012年9月,哈工程大牵头并联合多家单位组建了“深海工程与舰船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013年4月,该中心聚焦民用领域,更名为“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这一中心的建立,也为哈工程大与有关方面的协同创新搭建了良好平台。
众所周知,动力装置被称为船舶的“心脏”,而柴油机一直是船舶动力的首选。总体而言,我国船用柴油机行业技术落后,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长期以来,国内企业一直靠引进国外许可证进行生产,并且引进的只是生产工艺等,国外关键技术和核心配套零部件则拒绝向我国转让。同时,国外企业不断推动国际海事组织(IMO)密集出台日趋严格的新规范、新公约、新标准,船舶产品节能、安全、环保要求不断升级。多重因素影响之下,船用柴油机企业围绕技术、产品、市场展开的全方位竞争日趋激烈。
目前,船用柴油机研制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及国防装备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为此,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用柴油机,为中国船舶安装“中国心脏”,成为哈工程大等院校、研发机构、企业多年来的梦想与使命。一方面,紧紧围绕国家造船强国和海洋强国战略需求与行业发展新趋势,哈工程大重点在绿色船舶动力的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狠下工夫;另一方面,该校加强了与有关各方的协同创新。
携手打造“动力板块” 聚焦资源整合
合作编写国家标准、联合申报国家重大项目、协同多方开展技术攻关……行业龙头企业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与哈工程大的合作为业界提供了“真协同”的可借鉴模式。
2006年,哈工程大与中船集团旗下沪东重机开始洽谈合作项目。随后双方联合编制了柴油机电子调速技术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并颁布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了将合作推向更高层次,2011年10月,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建立船舶动力研发中心。2012年4月,该校又与中船集团旗下镇江中船设备有限公司签订全面合作协议。2013年,中船集团与该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哈工程大校长刘志刚曾多次强调:“强强联合才能使效益最大化,协同产出高水平成果。”据了解,沪东重机是我国规模最大、技术开发能力最强的船用大功率中、低速柴油机生产基地。为了寻求合作伙伴,沪东重机技术考察团对国内相关领域众多一流高校、研究所等进行了全面考察,并经过深入、细致的对比分析,最终选择哈工程大作为合作伙伴。而哈工程大对前沿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积累,以及对具有国际先进制造水平的龙头企业的支撑能力,成为促成双方强强联手的一大基础。今年4月,双方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助力中船集团以沪东重机为依托,共同打造中船“动力板块”。
按照中船集团总体规划,中船“动力板块”要形成“321”布局,即建立中船动力研究院、营销中心、全球服务中心等3个中心,组建上海生产基地和镇江生产基地(中船动力有限公司)这2个基地,依托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组建1个配套基地。整个动力板块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体制和管理创新,打造中国船舶动力旗舰,全面占领研发、生产、服务等制高点,并且瞄准国防需求,力争成为海军装备的主要供应商。在中船集团“动力板块”中,中船动力研究院是唯一的技术开发机构。2013年7月,沪东重机与哈工程大签订了共建中船动力研究院的协议。
目前,哈工程大和中船动力研究院就双方深度融合,统筹配置各种创新资源达成了共识。例如,在研发条件建设方面,双方做到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提高投资效益。哈工程大重点建设机理性、基础性的研究平台,包括燃烧、控制、排放、增压、摩擦磨损、振动噪声等方面的原理性试验条件;涉及工程、产品的大功率单缸机、整机试验台由企业负责建设。双方将建立统一的人员管理和调度机制,围绕总体发展目标,实现研发队伍的统一、高效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为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双方还就知识产权管理、研发经费投入机制等达成了共识。
今后,双方还将组织技术人员开展科研和产品开发顶层规划,并进行学术交流。这种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为船舶行业产、学、研之间的协同创新提供了一个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