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雪春:航运电商信用风险难控制
2014-07-14 17:08 | 新浪财经 船界人物
7月10日下午消息 中国外运华东有限公司海运分公司总经理唐雪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航运电商的信用风险控制仍是难点,目前金融机构还没有成规模的配套产品能够服务航运企业。此外她表示,航运电商可向供应链上游发展。
航运企业信用风险难控制
唐雪春在接受新浪财经采访时表示,公司所经营的海运订舱网上线10个月以来,出现了叫好不叫座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企业用户变成客户,需要线下的撮合;另一方面是海运订舱网作为B2B电商,提供交易功能,但企业的信用体系仍不成熟,导致风险管控仍是难点。
唐雪春介绍,海运订舱网的很多客户都是中小型的民营的企业,股东和企业之间有防火墙,股东个人不愿意为企业承担风险。公司曾经尝试通过强制建立企业和股东之间的关系,利用股东的个人信用来控制企业交易的风险。另外一些银行也设计了一些产品,例如利用客户的应收账款做抵押。公司试图以此转嫁一部分风险至金融机构来承担。
唐雪春表示,目前公司的风险管控全都由公司控制,但公司目前只提供上海作为始发港的航运价格和交易。但公司预计将在一年内将始发港拓展至全国的所有港口,可能就没有足够的人员机构来建立管控体系。“我们希望(有些风险)自己来控制,其他通过金融机构来转嫁这个风险,但现在还没有成熟的产品来做配套。”唐雪春说。
航运电商可向供应链上游发展
唐雪春表示,在建立标准化的入口之后,海运订舱网可以就往供应链前端进行推广。她举例称,现在很多内陆货运地通过集装箱运送到港口,然后再运送至海外或其他地区,这部分业务是灵活的碎片化的,恰好适合电商发挥作用。“在公路领域的电商,很多人在做尝试,特点也是零散和广泛。”唐雪春说。
此外,唐雪春介绍,海运订舱网考虑将业务延展至贸易端。“有了贸易订单,才有货物需求和生产,如果可以推向这一端,客户群体会更加宽泛。”唐雪春说,贸易端需要了解运输成本的,这些信息海运订舱网可以提供,此外网站还可以为客户找到代理服务商。
最快一年内启运港口将拓展至全国
目前,海运订舱网提供的信息只局限于以上海作为始发港的航线,但唐雪春认为,其最大的作用是跨区域运输。“本地市场上,海运订舱网作用弱一些,因为本地市场大家清楚市场格局。大家在线上看看,线下行动。”唐雪春说,但海运订舱网实现了跨区域市场的信息透明,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很多外地客户对我们网站感兴趣,使用概率很大,订单转换率也很高。我们订单大部分来源于异地港口。”唐雪春说,“对他们而言,不仅找到了价格供应方,还找到了代理。网站还能提供风险管理。”
“虽然覆盖面是货运量最大的港口,但覆盖面少,吸引的人群和流量也比较少。”唐雪春说,公司一直一直在计划扩大覆盖面,但因为涉及公司内部的资源整合,进展有所放缓。
不过,从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将尝试推广启运港的口岸,推广至全国。她表示,其他口岸可以复制上海的模式,如果顺利,就会很快推广。“我们要尽快把口岸覆盖面从上海扩大到全国所有港口,至少是沿海大口岸,这个快的话一年左右能完成。”唐雪春说。
访谈实录:
访谈人:中国外运华东有限公司海运分公司总经理 唐雪春
航运企业信用风险难控制
新浪财经:您认为,目前海运订舱网的状况如何?
唐雪春:海运订舱网从去年8月1日试运行,9月1日上线,运营了10个月。感慨还是挺多,有一些叫好不叫座的情况。现在是每天的UV是1100以上,单日点击量超过7000,注册量交易量稳步上升。为什么会叫好不叫座呢?我们的电商模式是B2B电商,和市场上C2C和B2C电商,有明显区别。主要区别在于,B2C和C2C,用户转换为客户很容易。B2B,是行业内个体,是个人用户,先要转换成为企业用户,然后企业用户才能成为客户,中间环节更多。企业用户变成客户,撮合的过程很重要。不像一个网站,只需要做社区建设和流量,到了一定流量,自然就变成客户。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订单转换率只有0.15%,一般B2C转换率在2-3%.
新浪财经:但还是有一些认可度的。
唐雪春:我们的品牌效应已经显现,非常多的人了解,很关注关心,也认同这个模式和相关服务。集装箱领域内,几乎只有这一个网站,是真正集信息和交易与一体。介入到交易端。之前很多网站尝试,我们认为他们只是1.0版本,只提供信息服务,盈利模式就是靠会员费和广告费。但海运订舱网,实在的介入交易端,交互和下单都可以完成,订舱服务链条都可以完成,并且介入结算过程。
新浪财经:链条长了之后控制力就要求更高了。
唐雪春:链条长了之后,对后端的要求高,做得不好就会制约前端的服务。客户信用的管理很重要,一般电商网站向所有客户都开放,但要接触到交易结算,就有信用风险。在市场上还么有很好的解决,B2C和C2C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B2B的企业风险管控,没有很好的体系。另外,行业内结算是外币结算,比人民币结算更加复杂,风险控制要求更高。
新浪财经:我们考虑过自己建企业的征信体系么?
唐雪春:我们在这里是B2B,面对的是企业,企业风险管控很难。其中很多都是中小型的民营的企业,股东和企业之间有防火墙,不愿意用个人承担风险。我们想过一些办法,企业的风险我们让你个人承担。有一些企业管理层做房产抵押,也尝试过用个人银行信用来保证企业的债务,也做过一些尝试。
也有一些银行在尝试,平安银行(9.72, 0.05, 0.52%)将客户的应收账款做抵押,再由银行发放贷。但这些都是探讨,没有成规模的产品。风险管控,我们现在上海口岸都是自己管控,我们自己觉得控制的不错。但如果在外地,没有足够的人员机构来建立这个管控体系,我们希望有些自己来控制,其他通过金融机构来转嫁这个风险。但现在还没有成熟的产品来做配套。
最快一年 启运港口将拓展至全国
新浪财经:您认为除了这一点之外,海运订舱网现在还面临着什么问题?
唐雪春:好多方面的问题都在制约网站的发展,有一些是行业内的特点,有一些是自己的问题。例如目前,网站开放的启运港口只有上海港一个,覆盖面是货运量最大的港口,但覆盖面少,吸引的人群和流量较少。一直在计划,要推广,因为也涉及自己的资源整合,相比较而言动作慢了一些。
新浪财经:这个问题最近会有动作么?
唐雪春: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尝试推广启运港的口岸,推广至全国。这个工作需要一段时间,这个模式一旦成熟,其他口岸可以复制的方式,如果顺利,就会很快推广。我们要尽快把口岸覆盖面从上海扩大到全国所有港口,至少是沿海大口岸,这个快的话一年左右能完成。
新浪财经:是不是还有一些问题是行业性的?
唐雪春:对,网站的发展取决于市场的状态。航运电商,所定位的客户群体,是碎片化的客户,非常小、非常零散,没有市场话语权和议价能力。但这部分客户恰恰也是网站上所提供运价的庄家,他们会对市场价格有干扰。我们的网站尽管信息透明,这个行业做不到,这个价格只是一个参考,需要有个议价的过程,很多网站是在线下完成。我们在线上提供这个服务,但其实变成了参考运价。这个行业的特性制约了网站的发展。
新浪财经:这个问题的理想状态是什么样?
唐雪春:如果船公司将来可以像航空公司这样,买票就买座。即使这个舱位空了,也是我的损失,我愿意以高价或者低价卖出,也是我的事情。如果能发展这个阶段,航运电商的效果会凸显出来。目前只能提供运价,但不能保证舱位或者运力。这就分离了两种服务。如果发展到空运模式,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
营改增导致中小货主放弃运输权和保险权
新浪财经:还有其他宏观层面的问题么?
唐雪春:全国范围内营改增带来了另外一个影响,货代行业对这个反应很强烈。因为营改增,中小货主放弃跟海外成交的运输和保险权,以前还愿意用CIF(到岸价)进行交易,但营改增之后到岸价就变成税务了负担,于是就变成了FOB(离岸价)成交。虽然没有一个统计机构给出这么一个数据,但我们做事的人能发现,量很大。在外贸彻底放开之前,90年代初,外经贸部对外贸成交是有要求的,要求把运输和保险权放在我们这边,出口用CIF(到岸价),进口用FOB(离岸价),市场放开之后,我们比较被动,因为保险和运输掌握在国际大公司里。
新浪财经:您刚才也提到了外汇交易,问题更复杂。目前的外汇管制政策是不是对航运企业的交易有一定影响?
唐雪春:现在我们交易的90%是用美金结算,占了很大比重。外汇管制方面还是没有什么大突破,现在还是在外管局的管理之下。资本性项目的管理,国家一直要放开,没有很有效的措施。我们曾经设想过,如果自贸区有政策,我们就去注册一个公司,来做尝试。好在上海有个比较好的结算模式,这个模式是由几家货代公司联合银行发起的,同城托收,凭借客户的发票,主动向客户的账户发起扣款,不可撤回,比较有利。就相当于人民币借记行为,一些公用事业(1525.876, 15.86, 1.05%)的缴费,可以由企业委托银行扣。但是这个产品只在上海有,一旦我们的业务扩展到其他的话,就很被动,要依赖客户付款。最近我听说一个银行有一个航运产品的路演,但还没搞明白。如果能去掉发票联的流转这些环节,支付会更快捷。
新浪财经:海运订舱网还是一个数据交换的中介,目前这一部分是不是进展也不顺利?
航运大数据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是口岸行政管理产生的数据,从政府的角度是可以整合的。第二是企业数据,贸易商、码头船公司、船代货代等等,这些数据散在各个企业手中,市场很难有一个机构整合这些数据。这些数据也只是当地数据,一旦货物运往海外,这部分信息就取决于国际性船公司。这些公司数量不多,大概有60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20家,但都各自为政,都有自己的一套体系,而且是以全球数据作为基础,没法和国内港口数据做对接。这个数据对接谁来完成?谁有这个能力。数据整合的问题就涉及格式标准化。国内就有很多个格式,格式的交换的成本很高,很复杂。国际上有联合国[微博]格式,国内有交通部格式,各家船公司也有定义的格式。作为一个公共方,面对不同个体,需要转换数据,成本很高,很不经济且很难克服掉。
航运电商可以拓展至供应链上游
新浪财经:短期内,海运订舱网将会主要在哪些领域发力?
唐雪春:除了扩大口岸覆盖范围之外,从客户体验角度,电商还有很多改进的地方,没办法确定说做到一个状态,只有市场和客户能够发言说话,他们认可了就成功,如果他们不接受就一直改。我们没有一个定量的方向,比如营业额、成交量什么的,我们没有从这个角度来做。
新浪财经:那中长期,还有没有其他打算?
唐雪春:光海运订舱网就还有很多可以做的。在建立标准化的入口之后,如果做的成功,就往前端推广,还有相当多的内容可以做。很多客户也来说,这个网站可以做成英文版推广到海外,因为海外很多买家需要这个网站。海运物流的链条里面,还有可以继续去发掘的。不是所有的功能都值得做,有一些值得做。例如内陆货运地通过集装箱运送到港口,然后再往外运,这部分也是灵活的碎片化的。在公路领域的电商,很多人在做尝试,特点也是零散和广泛。我们可以顺着订舱往上走,但有一些可能还没顾及到。现在先要把航运这一块做到市场可以接受。
新浪财经:那是否有考虑和其他电商的合作?
唐雪春:有过考虑,我们还可以把订舱往前端推,推向贸易端。有了贸易订单,才有货物需求和生产,如果可以推向这一端,客户群体会更加宽泛。贸易端是需要了解运输成本的,我们可以提供信息,也可以通过网站找到为他们提供代理服务的人。如果再往前,就是货主市场去了,目前暂时不是海运订舱网的焦点。
新浪财经:所以还没考虑做外贸的电商?
唐雪春:介入到贸易端的电商还没考虑。我们的定位只是国际物流企业,可能还定位在物流一端。可能会在某一个角度深入到供应链的上游,比如在帮助客户融资方面,但一般不会介入到贸易领域。如果需要介入,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的合作。
新浪财经:您觉得海运订舱网改变了市场吗?
唐雪春:因为这个网站的存在,信息透明化了。以前一个货主,有一批货,转包会有很多层,加价,但不提供增值服务。但现在我们的网站让信息透明化了,削减了代理层次,未来最多也就有一两层,其他就不会存活下去,这降低了社会的物流成本。第二个方面,本地市场上,海运订舱网作用弱一些,因为本地市场大家清楚市场格局。大家在线上看看,线下行动。如果变成一个跨区域的行为,比如深圳货物到大连或者天津出运,这个网站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很多外地客户对我们网站感兴趣,使用概率很大,订单转换率也很高。我们订单大部分来源于异地港口。跨区域市场的信息透明,是很大的意义和作用。对他们而言,不仅找到了价格供应方,还找到了代理。网站还能提供风险管理,他们都很乐意用。
新浪财经:您个人如何看待海运订舱网的前景?
唐雪春:目前我还是很乐观的看好的,只是目前有一些要素条件制约,但还没觉得到做不下去那个成都,还会继续做下去。大家也都非常看好。从客户角度来说,客户需要它。很多个人用户使用这个网站,并不是客户。比如船公司,其实他们有自己的价格管理体系,但他们会来看市场行情,作为参考。货主和货代,也会来看。但我们在货主货代做的比较少,是因为我们还没考虑清楚。如果想清楚,彻底打开货主和货代,人气和流量也会有爆发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