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盛重工弯道超车欲通吃产业链?

2014-08-27 09:02 | 21世纪网 船市观察


上一年刚刚录得巨额亏损的中国熔盛重工发出重重一击:8月21日晚,公司宣布,将与New Continental Oil & Gas Co. Ltd.签署收购协议,通过收购将获得该公司在吉尔吉斯全资子公司60%股权,从而获得该公司在吉尔吉斯拥有的大型油田合作经营权益。按约定股价计算,收购金额相当于21.84亿港币。

如此大手笔的收购,展现了公司力图挣脱造船这个强周期行业的决心。这已经不是民营企业抢购海外油气资源的第一单:从去年下半年至今,正和股份、风范股份、美都控股、复星国际、亚星化学、广汇能源、海默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先后宣布开始涉足海外油气业务,掀起了民企进军海外油气市场的热潮,民企正在逐渐成为海外油气田收购的主角。

弯道超车绕行海外

“目前国内的民营企业,进入油服领域,已经属于凤毛麟角,想要染指上游的勘探开发,简直难于上青天,特别是从其他行业想要朝油气资源上游转型,更是难上加难。”一位在石油行业浸淫二十年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他介绍,由于油气行业属于高门槛、高垄断行业,在开发、勘探领域,向来都被国内少数企业所掌握,“中石油、中海油把持着上游资源,向民企开放的市场份额本来就很小。”

这或许是熔盛重工们“曲线救国”,假道海外谋求油气上游资源市场份额的重要原因。

根据该公司公告显示,New Continental在吉尔吉斯的全资项目公司与吉尔吉斯国有石油公司已经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享有吉尔吉斯费尔干纳盆地的4个油田的5个区块(包括马利苏Ⅳ、东伊斯巴克特、伊斯巴克特、羌格尔塔什及奇克尔奇克合共5个石油开采区块)的合作经营权益,目前该5个区块正在逐步开采。实际上,熔盛重工寻找的是吉尔吉斯斯坦的“混合所有制”机会,通过股权运作,或比在国内等待垄断国企发出合作信号更加简便快捷。

而从目前看,“曲线救国”是多数民营企业切入油气开发的重要途径,如一周前公布的另外一家港股上市的民营公司光汇石油,日前斥资10.46亿美元收购美国阿纳达科(Anadarko)旗下渤海湾油田项目,交割完成后,光汇石油将在合约区块04/36(面积124平方公里)拥有40 .09%的参与权益,在联合区块05/36(面积88平方公里)拥有29.18%的权益。两块区域的作业者均为中海油。在业内人士看来,通过收购海外公司股权获得国内油田权益,这已经是民营公司在国内油田获得的重大突破。

“光汇石油最开始以供油切入,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才逐步向上游发展,参与国内一些油气田的开发竞标,但命中率非常低,此番取得渤海湾的开发权,实属不易。公司未来拟在上游业务投资25亿-30亿美元,但能否如愿铺开,还要看国家对上游资源的开放程度。”业内人士透露。

而通过海外并购,民营企业切入油气资源可获得更快的加速度,根据熔盛重工提供的数据,马利苏Ⅳ、东伊斯巴克特、伊斯巴克特、羌格尔塔什及奇克尔奇克5个石油开采区块剩余可采储量约6.2亿桶,以目前国际原油平均100美元/桶的价格计算,剩余可采原油价值预计达到620亿美元。根据原油储量及开采经验推算,专家认为,6.2亿桶原油需要开发1000口井左右,开发周期约4至5年。

一旦收购完成,熔盛重工无需如光汇石油一样苦熬十年等待机会,可以更快的切入主题。

为什么是中亚?

在一系列抢购油气资源的收购案中,不停浮现中亚油气田的身影,如正和股份,2013年收购了哈萨克斯坦的三块产油区域的95%的股权,风范股份宣布拟以总额不超过人民币7.5亿元获得梦兰星河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总额16.5%的股份。而梦兰星河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持有俄罗斯阿穆尔—黑河边境油品储运与炼化综合体项目90%股权。

据业内人士透露,这实际上是配合“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战略的能源布局:

国家能源局今年6月对油气工作任务更已进行具体部署,其中明确指出油气国际合作工作要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下功夫,稳步扩大与俄罗斯和中亚地区油气合作,同时加强与中东、南美、非洲合作。2014年5 月,习近平在与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坦巴耶夫的会谈上也明确指出,吉尔吉斯斯坦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一环,继续鼓励中国企业扩大对吉尔吉斯斯坦投资。

话音刚落, 便有熔盛重工对吉尔吉斯斯坦油气田的大笔收购。

在业界看来,民营公司热衷于配合海外战略布局,其中奥妙是即将调整的原油进口权方案。据悉,这一方案有望于近期出台,或将给民营企业更多的配额空间。按照惯例,申请获得许可证的条件主要有:中国民营企业需在国外有原油开采资源;对方国要给予该民企原油出口许可证。在此基础上,我国针对性给予企业原油进口许可证及原油进口配额。

目前我国原油进口依赖度达60%,考虑到国际油价高企、每桶油的净利超过20美元,盈利可观。原油进口权的放开,使得拥有海外油气资源的公司,通过将海外开采的原油输入,得以获得更大的利润。但业内人士透露,申请的民企数量众多,配合国家战略“走出去”的,或可以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

转型瞄准产业链通吃

民企涉足重工业,是上一经济周期的新风潮,但强周期的重工业,公司业绩与经济周期高度同步,致使行业景气度处于谷底时,公司业绩遭受重挫。对于这些民企来说,多元化布局成为必然,从目前看,仍处于低位的能源行业,成了不少企业的转型目的地。

以熔盛重工为例,作为服务于能源行业为核心的一体化重工集团,在转型前,其核心业务为大型船舶、海洋工程及配套动力设备的制造,尤其侧重大型油轮、大型LNG船、海上油气开采装备等高端装备的研发制造,产品包括31.7万吨超大型油轮、15.7万吨苏伊士型油轮、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3000m深水铺管起重船等。造船业务受国际贸易萎缩影响严重,熔盛重工2013年全年经营性亏损28.7亿元。

受此影响,熔盛重工希求通过收购向上游资源转型,公司对外表示,“近几年一直在谋求机会拓展能源服务产业链,由油气运输及开采装备的制造向上下游延伸,包括油气开采、仓储、物流、贸易等业务。”也就是说,油气资源并非最终目标,产业链通吃才是熔盛重工的诉求所在。

无独有偶,今年七月份涉足海外上游资源收购的仁智油服也有同样的思路,仁智油服通过收购美国油田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公司表示,收购完成后,业务板块布局中纳入油气开采和销售业务,实现公司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从综合性油服企业向服务型和资源型相结合的企业迈进。

“过往的资源类企业竞争环境,令民企往往集中在产业链的末端,现在能够通过海外收购将产业链打通,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是非常大的诱惑,在海外收购放开的情况下,这些民营企业将起到鲇鱼的作用,提升能源产业链的整体效率。”有石化行业证券分析师如此评价。

END

关键词: 熔盛重工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