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业借“梯”好登高

2014-09-10 16:50 | 中国水运报 船市观察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加快推进海运强国建设。海运的发展与船舶产业发展息息相关,作为我国第一次在国家层面发布的海运发展战略,将对船舶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有效需求:海运承担了全球90%国际贸易量

海运是拉动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力量。据交通运输部统计,目前我国海运企业共有240余家,海运船队总运力规模为1.42亿载重吨,占全球海运总运力份额约8%。到2013年底,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1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也达到1.76亿标准箱。目前我国沿海港口吞吐量达亿吨的大港已经有30个,集装箱吞吐量超过百万标准箱的有22个。

海运产业链长,关联度高,与造船工业发展关系密切,现代化的海运业能有效带动船舶工业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升,带动造船工业转型升级。例如,作为高端海运领域的邮轮运输市场前景广阔,邮轮产业的资金、技术、人才高度密集,高档邮轮造价一般为30亿至50亿人民币。从发达国家经验看,人均GDP在5000美元以上是邮轮经济的快速发展期,我国正处于这个阶段。国内船舶企业在这个领域尚未破题,需要苦练内功。据测算,10年后如能形成产业链,我国邮轮市场每年的直接经济贡献在3000亿以上。

除了远洋和近海运输,目前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珠江水系等发展“海进江”等新型运输方式,也带动了内河运输业发展,对船舶产业发展是极大利好。以江苏为例,江苏省的经济总量、生产活跃度都位居全国前列,但江苏的高速公路上很少看到超大吨位的载重货车,主要原因就是江苏水系发达,煤炭、钢材、石化产品等大宗商品都通过水运抵达,既节省了运输费用,还避免了对公路系统造成破坏。为此,江苏每年投入大量资金整治航道。

据统计,我国大型深水港口能力和内河航运规模均为世界第一,沿海和内河运输船队占全部中资船队的近50%,为我国国际国内海运统筹发展提供了独特条件。据有关国际机构预测,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全球经济贸易结构调整,到2030年的全球海运量将在现有基础上再翻一番。海运具有独特优势,承担着近90%国际贸易量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我国在国际海运中的地位和作用仍将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我国石油、铁矿石、煤炭等大宗物资以及集装箱进出口运输需求仍将稳步增长。

可以预见,一系列市场利好将在未来逐步释放到造船产业,船舶工业将迎来新的黄金发展期。

标准化:新型海运方式要求船舶业跟进

贸易的发展转型也带动海运业调整优化,铁水联运就是其中的一种新型运输方式,目前我国主要有3个铁水联运通道:第一个是大连港与东北到满洲里口岸;第二个是以连云港和青岛港为枢纽,经过陇海线、南新线,到阿拉山口,以及霍尔果斯口岸,是一个很重要的向西的口岸;第三个是以天津港为枢纽,辐射华北、西北,也可以与阿拉山口连接起来。

《意见》提出,要完善全球海运网络,大力发展铁水联运和江海联运。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表示,我们对沿海6个主要枢纽港口加大了铁水联运和江海联运推进力度,特别是铁水联运。按照交通部的部署,铁水联运作为“一路一带”建设,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立足于跟海运衔接的通道建设。

按照《意见》部署,下一步要解决铁水联运标准化问题,尤其是集装箱运输的标准化,这对船舶建造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海运业的发展,节能环保成为全球全球共识。《意见》指出,要优化海运船队结构,打造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的专业化船队,大力发展节能环保船舶和原油、液化天然气、滚装、集装箱、特种运输船队,有序发展干散货运输船队和邮轮经济。这方面,中国的造船企业要主动与国际对接,完善船舶技术政策和标准规范,增加核心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

产业链延伸:航运服务业是新的热点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曾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海运最主要的差距在于海运服务业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尤其是高端服务业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讲竞争力比较弱。

按照承运我国当前40%的对外贸易货物量计算,现有船队规模需要扩大60%,多式联运、海运物流、海运交易、海运金融保险等需求将有力地促进我国高端海运业发展。

《意见》中的第三项指出,促进海运企业转型升级,其中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加快兼并重组,凡是在我国注册的航运企业都属于这个范围。这对于实力强的船舶企业来说是好事,可以参股或自建船队,延伸产业链。

不仅仅是发展海洋运输本身,骨干造船企业还可以发挥产业链优势,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包括航运交易、信息服务、设计咨询、科技研发、海事仲裁等。随着上海自贸区建设加快,航运服务业的公司将拥有非常好的发展环境。而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而言,可以争取政策突破,构建国际海运交易和定价中心,打造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培育一批国际一流的船舶检验、海运科研及教育机构。

对此,有关部门应发挥财税政策支持作用,让“市场之手”和“政府之手”协同发力,推动海运强国和造船强国同步发展。

END

关键词: 造船业海运新政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