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散货市场国际渐回暖国内仍低迷
2014-11-12 17:00 | 中国水运报 散运市场
BDI大幅振荡创半年高点
10月30日,波交所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BDI)报收1428点,较上月同期上升34.4%,10月份日均1101点, 较上月下降1.9%,其中海岬型船(BCI)日均2085点,下降9.6%;巴拿马型船(BPI)日均993点,上涨15.3%;超灵便型船(BSI)948点,下降6.9%。
10月份,国际干散货海运市场波动剧烈,惊现“过山车”一幕。受海岬型船需求降温,国际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BDI)自9月上旬的1200点下降至10月中旬的930点,降幅为22%,而海岬型船指数更是拦腰一刀,但随后受铁矿石需求刺激,市场绝地反弹,海岬型船指数从1315点飙升到月终的3552点,上涨了1.7倍,从而拉动综合指数(BDI)快速收复千点关口,月终报收在1428点,创下今年4月以来最高水平,但全月日均为1101点,还较上月略有下降,特别是与去年同期相比仍显疲态,BDI同比下降了35%,下降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
本轮反弹中海岬型船表现最为抢眼,其5条主流航线的日租金从月中的9000美元飙升到月底的2.6万美元,半个月时间上涨了近2倍,为年内最大涨幅。受其领涨利好,巴拿马型船运价“水涨船高”,其4条航线日租金平均值已逼近万美元,半个月时间回升了30%,为7个多月来最高水平;而超灵便型船受中国煤炭进口需求下降影响,其运价逆势下滑,其6条航线日均租金跌破万美元,较上月下降了7%。
从区域来分析,大西洋市场波动激烈,10月中旬海岬型船租金还在低谷徘徊,租金不到7000美元,而到月底已上涨到2.6万美元,涨幅达到2.7倍,一跃超过太平洋区域的2.3万美元。但巴拿马型船租金大西洋仍落后于太平洋,两者差距为近2000美元;超灵便型船太平洋往返日平均租金为6800美元,略低于该船型的总体平均值9300美元。总体而言,10月份国际干散货主要航线涨多跌少,市场仍在反弹之中。
此轮由海岬型船主导的强劲反弹,令BDI日均指数连续两个月站在千点之上,并创下半年高点,其背后是我国居高不下的粗钢产量的支撑,以及APIC会议后强劲的冬季储备需求,国际主要矿山重新返回市场拿船。数据显示,八九月份我国粗钢日均产量出现了环比、同比双双回升,已逼近7000万吨关口,即使在APEC会议召开前夕的10月份,粗钢产量也达到6988万吨,创年内高点,与年初政府化解过剩产能的政策相背离。而今年以来国际铁矿石价格暴跌,已较年初下降近六成。低廉的价格令进口大增。1-9月份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近7亿吨,同比增长13%,其中9月进口8470万吨,为年内次高水平。铁矿石供需两旺,令海岬型船供应趋紧,运价强劲反弹,并推动BDI快速回升,巴拿马型船在北美粮食需求下也趁势火了一把,但并未惠及到所有船舶,超灵便型船却不涨反跌。下半年来,我国煤炭需求出现萎缩,煤炭进口自7月以来持续负增长,降幅达到两三成,令超灵便型市场承压,运价持续低迷。
如没有其他特殊情况,铁矿石将进入旺季运输,特别是欧洲大陆圣诞节前须备货抢运,运价仍有上升空间,反弹行情仍会延续,但考虑到目前中国铁矿石库存已连续7个月保持在亿吨高位,再加上中国经济仍处下滑通道之中,特别是APEC会议后,政府对钢铁产能过剩,环保政策有可能加码的不确定性,进口铁矿石仍有较大变数,限制了BDI反弹高度,突破1600点有较大难度。但接下来将继续演义“抓大放小” 行情,大型矿石船舶运价仍有上涨机会,而受煤炭需求萎缩,中小型运煤船运价继续承压。
火力发电负增长沿海运输连续半年低迷
10月31日,上交所发布的沿海煤炭运价指数报收608点,日均570点,较上月上升2%,但较去年同期下降55%;其中秦皇岛至广州、上海煤炭日均运价分别为30.6元/吨、22.8元/吨,分别较上月有所上升。
10月份是煤炭需求淡季,但由于将临冬季煤炭储备,下旬需求会逐渐回升,今年也不例外,全月呈现前低后高态势。但由于经济下滑,煤炭需求严重不足,运价上升幅度远不及预期,较去年同期更是跌去了一半还多。10月份沿海煤炭运输指数日均570点,较上月仅上升2%,但月底指数已回升到608点,较上月底上升了11.7%,其中两大主流航线—秦皇岛至广州、上海煤炭运价分别报收32.6元/吨、24.7元/吨、分别较上月底回升了11%、15%,而去年同期运价已触及到60元,下降幅度惊人。10月份沿海运价没有预期增长,其背后是大经济环境下滑,导致火电发电量出现负增长。数据显示,10月份六大电力日均煤炭耗量为55万吨,较上月的58万吨略有下降,与去年同期的62万吨相比,下降幅度更大。由于电厂库存高企,需求不足,反映到电厂派船的积极性大为降低。尽管受神华煤价上涨影响,月底秦皇岛港锚地船舶有所回升,但判断市场冷暖的核心指标——办手续船舶,依旧没有大的改善,月内大部分时间在10-20艘区间波动。总体而言,10月电厂煤炭需求清淡,库存上升,对潜在的冬季储煤意愿比较淡定。
作为沿海运价风向标的秦皇岛至上海煤炭运价,今年4月跌破30元/吨,再也没有出现过像样的反弹,煤炭需求萎缩程度远超预期。由于遭遇17年来最凉爽夏天,煤炭需求旺季期间,运价却在20多元底部横盘了好几个月。
目前天气因素已消除,煤炭需求理应恢复到正常状态,但由于经济转入调结构过程,增速下滑,高耗能行业首当其冲,煤炭需求降温,以及水电发力挤出效应明显,沿海运输开始进入经济转型带来的“阵痛期”。据中电联发布的《2014年1-9月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显示,1-9月,全国火电发电量同比仅增长0.7%,特别是近三个月增速连续下降,其中9月份更是出现负的5.5%。而与其相对应的是水力发电量却连续三个月高速增长,1-9月增速达到20.8%,9月份增速更是达到42.7%,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全国跨省区送电量、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电量快速增长,对沿海地区电力供应带来冲击较大。
随着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火电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日益下降,而受雾霾等环境问题的影响,国家鼓励发展水电、风电、光伏电等清洁能源优先上网,其比重得以不断提升,这已上升为国家的能源战略,并对我们的沿海运输产生长期影响。由于今后煤炭需求受到政策方面的限制,量能难以放大,近几年沿海运输要走出低迷,任重而道远,航运企业要做好长期应对准备。
走出低迷任重道远
最近半年,沿海运输市场一直在低迷中徘徊,原因是煤炭需求疲软,根子在于我国经济增速放慢了脚步,经济增长方式发生转变,更加强调低碳环保,从而导致沿海煤炭运输市场运价指数跌跌不休。由此观之,沿海运输市场走出低迷任重道远。
经济转型给沿海运输市场带来“负面”影响,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这个所谓“负面”影响体现的是正能量:随着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火电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日益下降,而受雾霾等环境问题的影响,国家鼓励发展水电、风电、光伏电等清洁能源优先上网,其比重得以不断提升,这已上升为国家的能源战略。
可见,为了国家能源战略的需要,沿海运输市场做出一定的“牺牲”显然是非常必要的。既然今后煤炭需求受到政策方面的限制,量能难以放大,近几年沿海运输要走出低迷任重道远,航运企业一方面做好长期应对准备,另一方面不妨借助水电、风电、光伏电大发展之际,转型发展与之相关的水上运输,或许会有峰回路转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