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船中心“启明星”系列——31.9万吨氨预留超大型原油船命名
2025-11-06 20:12 | 国际船舶网 船舶设计
2025年11月4日,由中船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民船中心”)自主研发设计的“启明星”系列31.9万吨氨预留超大型原油船在北海造船码头隆重举行命名仪式,两艘巨轮"ATREBATES"和"EBURONES"的正式亮相,标志着民船中心首次在超大型原油船设计领域取得了突破。


新船命名人Catharina Scheers女士、Gudrun Janssens女士,比利时驻中国大使馆大使Bruno Angelet,CMB.TECH公司首席执行官Alexander Saverys,中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李京光,江苏安德福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伟,南京盛航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席李桃元,中国进出口银行总经理助理刘敏杰,ING银行常务董事Bram De Bryne,ABS 船级社大中国区高级副总裁Ezekiel Davis,中英船舶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常务董事Arunava Sengupta,Evangelos Kartimpelis,BRS公司合伙人Wilhelm Steien,中船贸易船海业务二部总经理张大蕾,北海造船董事长欧传杰、总经理罗乐、高级专务杨树振、总经理助理尹海军等单位领导嘉宾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核心参数拉满:适配全球航线的硬实力
该款VLCC在尺寸、性能和合规性上均达到国际主流水平。船舶总长339.50 米、型宽60米、型深30.30米,结构吃水22.50米,设计航速14.5节,入级美国船级社(ABS),能顺利适配全球主要原油运输航线的港口与航道要求。市场认可度也已得到验证,国际知名船东EURONAV已下单5艘。首制船于2024年9月开工,2025年10月试航成功,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或超出原指标要求。本船出厂即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Tier III排放标准,配备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控制氮氧化物排放。同时,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达到三阶段严苛要求,能帮助船东长期规避政策合规风险。

氨燃料预留设计:降低未来转型成本
这款VLCC 的一大亮点是氨燃料预留设计,船舶提前预留了两个6000立方米氨燃料储罐空间,还配套预留了发动机基座、燃料输送管路接口及控制系统布线。本船型如需要,后续改造仅需30天内就能完成设备安装调试,改造成本仅为传统方案的30%多。
此外,预留设计能无缝对接WinGD等主流厂商的氨燃料二冲程发动机,不需要对船体结构进行破坏性改造,兼容性十足。本船设计让船舶不用被动改造,而是提前具备适配氨燃料的基础条件。在需要时船东能快速完成转型,既避免因不合规面临运营限制,更不用在政策窗口期扎堆改造、增加额外竞争成本,为长期运营提供稳定保障。
减排效果显著:从高效到零碳的跨越
切换为氨燃料后,这款VLCC的环境效益十分突出。参考同类氨燃料船舶数据,其碳强度指标(CII)能稳定达到A级标准,意味着碳效率跻身全球前10%,在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中可享受额外政策优惠。
若使用可再生能源制取的绿氨,船舶全生命周期可实现净零碳排放。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燃油船排碳的问题。在污染物控制上,氨燃烧不会产生硫氧化物(SOx)和颗粒物(PM2.5),氮氧化物(NOx)排放量比传统燃油船降低95%以上,完全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对全球硫排放的严格限制,船东不用再担心因为污染物排放不合规,产生额外成本或运营风险。
全球市场意义:中国方案的产业价值
从打破韩国船厂在高端VLCC市场的垄断,到带动国内配套产业实现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化,再到精准衔接未来绿氨产能、为零碳航运铺路,民船中心这款VLCC不仅是油轮市场上的标杆之作,更展现了中国造船业在全球航运绿色转型中的实力与担当。随着后续船舶陆续交付,它将持续为全球原油运输注入“中国绿色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