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船企创新转型赢市场

2015-08-31 08:10 | 扬州日报国际船舶网 国内造船


今年以来,受航运市场低迷、造船产能过剩双重影响,船舶产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空前压力,正处在一个艰难的发展阶段。1—7月,我市船舶产业发展形势有喜有忧,部分经济指标承压下行,但造船完工量已经回升,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扬州造船何去何从?昨日全市召开船舶产业发展推进会,如何加快推进扬州船舶产业转型发展,努力将扬州打造成国内外有影响的船舶制造名城,已成为关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发展聚焦

扬州成全省三大远洋造船基地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市已建成了一批高水平和先进的造船基础设施,完成了仪征、广陵、江都三大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成为江苏省三大远洋造船基地。

从造船规模看,我市产能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全国的十分之一。

从船舶产品看,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主力船型成熟发展,高附加值特种船舶异军突起,并形成了远洋近海和内河船舶并造的产业格局。

从船企品质看,我市重点骨干船舶生产企业中有一半以上或为央企集团所属公司或为航运依托型企业,占总数的71%。国家首批公告符合《船舶行业规范条件》的50家企业中,我市就有4家,占全国的8%。

今年1—7月,全市54家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共累计完成开票销售60.6亿元、入库税收0.5亿元,同比降幅分别为7.8%、79.6%;新接订单量164.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2%;手持船舶订单1188.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5%。

不过,在全行业陷入调整之时,扬州造船开始释放出积极信号。1—7月,船舶及配套件产业用电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6%,新开工船舶明显增加。与此同时,造船完工量337.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06%。

“造船完工量由去年的负增长转为大幅增长,主要龙头骨干企业生产计划2016年已基本排满、部分排至2017年。”市经信委经济运行处处长陈亮介绍,上半年我市造船三大主要指标分别占全省总量的33%、28%、20%,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

产业转型

高技术船舶成产业转型方向

4月28日,大洋造船和太平洋海工联合为挪威船东建造的首批两艘36000立方LEG(液化乙烯)船开工建造。与传统气体运输船完全不同的是该船增加了乙烷运输能力,并使用乙烷为燃料。这将是世界首艘用乙烷作为燃料的远洋船舶。

由此,大洋继LPG(液化石油气)、LNG(液化天然气)系列船之后,又开辟了一条新的气体运输船船体生产线。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散货船市场低迷期的背景下,这标志着扬州造船在清洁能源气体运输船领域取得了新突破。

昨日,大洋造船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公司在自主知识产权CROWN 63(63500吨散货船)的基础上,与日本三菱重工合作,推出82000吨级高性价比散货船,该船安装三菱重工的节能装置和螺旋桨,可以获得最高推进效率,主机油耗指标也降至极低水平。

据悉,这是日本首次对中国造船企业在技术资源领域的开放合作。

今年,国裕船舶与荷兰公司共同研发的1400箱双燃料支线型集装箱船已经完成了整体设计,在去年9月份的汉堡海事展上引起广泛关注。国裕船舶负责人说,该项目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在环保和经济性上有明显的优势,“目前在手已有6条船订单,正在洽谈开拓更大的市场”。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船舶工业因为去产能化进入调整期,但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尤其是运力大、节能环保的新船型供不应求。

“高技术船舶是船舶业价值链的高端,也是我市船舶工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市经信委主任尤在晶说,在当前这样一个常态困难时期,要摆脱困境,实现新突破、赢得新发展,就必须创新造船模式。

抢占市场

扬州企业细分市场做“老大”

今年“4·18”扬州国际经贸旅游节前夕,总投资11.2亿元的中航鼎衡造船有限公司液灌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新开工的中航鼎衡造船液灌项目将新建液灌钢结构生产线3条,购置设备1830台(套),新建厂房面积11.4万平方米,年度生产物量约8万吨。中航鼎衡负责人介绍说,项目的建设将关系到在建船舶的按期交付,巩固公司在中小型特种船舶建造领域市场领先地位。

今年,在造船行业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中航鼎衡一枝独秀,全年计划交付船舶4艘,实现销售收入5.8亿元,实现工业产值14.5亿元。目前,公司在手订单21艘,1万吨至3万吨不锈钢化学品船细分市场在手订单达到中国第一、世界第二,预计未来3年每年产值将超过15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船舶制造业曾经的资源、人工成本等优势也在逐步丧失,走精细化、专业化、职能化的道路是今后的必由之路。

可喜的是,目前我市不乏一批细分市场船型领域的佼佼者。仪征的舜天造船主攻支线船、集装箱船,在这一块取得极大的比较优势,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大洋船厂制造主打精品散货船,“像造汽车一样造船”的经营理念独树一帜。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做精、做尖、把简单产品做到极致,就能在细分市场做领头羊,就能在困难时期顶得住、发展时期赚大钱。”尤在晶说。

未来发展

抢抓“十三五”发展机遇

近日,船舶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屡见报端。据报道,“规划”提出重点扶持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到2020年进入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先进国家行列,具体目标为造船产量占全球份额40%以上,力争达到50%;高技术船舶、海工装备核心技术主要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关键系统和设备本土化率达30%以上。

业内人士认为,扬州可以抢抓这一重要机遇,做大做强船舶产业,为扬州建设船舶制造名城提供有力支撑。 

此前,舜天船舶和国内另外两家公司一起,与挪威宝澳海洋平台供应船舶公司签订合同,向其建造出售2艘多功能海洋平台供应船,合同金额约9亿元人民币。该合同的签订,意味着公司开始进军海工领域。

无疑,船舶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制定,对于我市船企开拓经营思路、新经营方式有重要指导意义。尤在晶表示,“‘十三五’相关规划将打开扬州船舶工业进军海洋经济思路,海上的开采需要平台,海底的开采需要设备,这为我们带来新的发展空间。海洋对于扬州船企业来说仍是一片相对陌生的领域,如今谁起步早谁就能抢得先机”。

END

关键词: 扬州船企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