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内河船建造市场转暖
2015-03-23 07:51 | 扬州日报 国内造船
真应验了那句老话:大河有水,小河满。随着春季气温的趋暖,国际船市正在缓慢复苏。“醒”来最快的,要数内河“小船”。在扬州沿江,曾经遭受国际金融危机重创的内河船市重新回暖,当前生产订单饱满。一批船企之前冷清的厂区,渐渐变得活跃起来,长期处于“待机”状态的设备再度运转起来。
日前,在仪征长江畔,“十二圩船业”总经理陈宝和向记者透露,尽管当前船价较上一轮内河船火爆期有所下跌,但凭借订单数量优势,“十二圩船业”生产效益迎来了今年的好开局。
市场“抄底”
在仪征沿江内河船舶建造企业采访,有一种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企业手上的订单多了。
“到去年底,仪征8家内河船建造企业手持订单77艘、127万载重吨、总货值17.5亿元;新接内河船订单105艘、170.5万载重吨、总货值23.5亿元。”仪征市经信委的同志介绍说。而同样在两年前的开春,内河船企的老板们,还因为没有订单而满脸愁容。
不到沿江,不知道船市冷暖;不到船企,不知道建造忙闲。
在仪征沿江的内河船企走了一圈,几乎找不到公司的老板,都说老板谈业务、签合同、找贷款、买设备去了。一家专业制造万吨内河运输船的企业副总告诉记者,最近公司派出了几路人马,到浙江、安徽和山东等地招工人。
一边忙着“招兵买马”,一边抓住机遇,进行“低成本抄底”。
“现在是抄底船用钢材市场的难得时机。”陈宝和说,春节前后,钢材市场持续疲软、低迷,呈现“量价齐跌”的走势。
对船企来说,此时较低建造成本、较强市场增值形成了“叠加机遇”。
“小船换大船”
“小船换大船”是2015年开年扬州内河船市变化的显著特征。“较强的市场增值预期,刺激了长江流域个体水运经营者提前布局,以低成本更新装备来优化运力。”仪征市经信委船舶办的同志介绍说。
目前,长江上运营的内河船舶大多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的,吨位小且“老龄化”现象严重,船企老板们更换新船意愿强烈。加上定造的船舶大多在万吨级以上,“小船换大船”成为普遍现象。
“船企抄原材料的底,投资者也在趁机抄船价的底。”市经信委经济运行处处长陈亮介绍,一些有一定行业背景的短线投资者和社会游资趁机介入抄底,他们或自用或择机高价卖出,刺激了内河船的市场需求。
随着船主不断年轻化,他们对船舶的质量、安全系数及内部装潢的要求均相应提高,也进一步拉动了内河船市场需求。
正因为种种的市场变化,使得仪征内河船建造企业不减反增,从过去的3家增加到了8家。而船舶建造吨位也由之前的千吨级逐渐提升到万吨级,平均吨位达到1.8万吨。
抱团结盟
内河航运需求上升,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惠及港口建设和航道治理,使港站增多、航线延长、航道承载能力增加,内河航运市场出现了货物多样化、运输快速化、装卸高效化、船机自动化的趋势,给内河航运业带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
但是和“大船”一样,资金短缺一直是困扰内河船企与船东的难题。目前,在内河船舶建造主要资金来源中,船东自筹占40%~60%、船厂加工约占10%、银行融资约占30%。打通融资链条、为船东提供垫资,是获取订单的关键。
陈亮建议,船企和船东应主动与有实力的航运公司结盟,抱团争取银行贷款和民间融资,构建船企、船东、航运企业、银行、担保机构和民间资本等多方参与合作、多渠道筹集资金、多金融产品过渡衔接的融资合作框架,共同促成内河船建造细分行业的逆势增长。
船舶业资深专家、大洋造船副总经理陈鹤荣提醒,企业进入内河船建造市场需谨慎,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产条件,不断增强技术创新和市场应变能力;建造符合国际新规范、新公约、新标准要求的新型船舶,改善运力结构,提升航运业运输保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航运公司和建造企业要选择优质船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