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培桢:在曲轴研制上屡创“中国第一”

2016-05-17 07:40 | 天健网 船界人物


在徒弟们眼中,他是个负责较真的好师傅;在同事们眼中,他是个工作精益求精的好榜样。今年41岁的孙培桢,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曲轴公司制造部卧车班3#曲轴车床主机长。自从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守在加工一线工作,具有超凡的敬业精神和突出的专业技能。多年来,他为大连重工破解国家重大装备国产化研制课题,在曲轴研制上屡次创造“中国第一”。2014年8月,孙培桢荣获大连市“最美一线产业工人”称号。 

当年,摸着石头过河完成首支曲轴制造任务 

1992年,他刚入厂当学徒时,和师傅学的是普通的卧式机床加工。随着科技的进步,工厂的机加设备更新换代为数控设备,已经30多岁的孙培桢开始学习数控机床编程、操作等新的知识,他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掌握了多种数控设备的操作和编程技巧,还参与了三峡水电叶片等高难度产品的研制工作,并发挥关键作用。 

2007年,集团公司将孙培桢调入新组建的船用曲轴公司。以前,中国造船业所用的曲轴受制于国外,全部依赖进口,在没有现成经验和资料借鉴的情况下,孙培桢坦言“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为了尽快掌握各方面知识,他在操作中摸索加工参数和工艺步骤,并利用下班时间钻研思考,向其他同事请教,整个摸索的过程虽然很“痛苦”,然而他带领的加工团队克服了诸多困难,最终耗时68天完成了首支6S50曲轴的制造任务,并且一次性校验的各种数据全部合格。孙培桢还记得在完成首支曲轴研制过程中的那种紧张感,“当我的手触摸倍率开关时,手心全是汗水。”“如今完成这种曲轴工时仅需6天。”孙培桢满是自豪地说道。 

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他的双手确认

2013年,孙培桢负责的设备全年完成了27根曲轴的整体加工,占公司全年出产曲轴总数一半以上,尤其他负责研制的中国首支特大对接型曲轴11S90ME-C更是汇聚了行业的焦点。当11S90ME-C进入关键的整体加工阶段后,孙培桢自发跟班和连班作业,以确保产品整体加工顺利;同时,他还凭借丰富的加工经验,为产品研制出谋划策。孙培桢向技术部门提出将整体配重更改为分体配重的工艺意见,解决了配重装配难的难题,提高了配重装卸的作业效率;他还提出将主轴颈R根加工前提到前段工序,在保证了加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精大稀”设备的利用效率。粗略计算,采用该建议后,一根该型号曲轴能降低工时成本4万元。 

2014年,孙培桢成功完成中国首支世界最长的全冲程曲轴6G80ME-C。由于该曲轴冲程达3.72米,回转直径超长,使加工时产品旋转带来的离心力较大,导致形位公差极难控制。面对难题,孙培桢想到动态监控的办法,即在加工过程中,在容易跳动的部位架表进行动态数据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更正;此外,加工用刀具的选择也是一个难题。若用宽度较窄的宽刀,不仅效率低,而且产品表面会出现接刀纹,将导致表面质量差。孙培桢凭借丰富的加工经验,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选定了宽度系列包含530毫米的锋钢刀具,并通过在刀刃处镀层的办法解决了锋钢刀具耐磨性差的难题。 

挑战,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2015年,为满足大型曲轴的订单需求,公司下达了3#曲轴车上产品整体加工提效1天的改进目标。接到这个目标,3#曲轴车的不少工作人员表现出抵触情绪,觉得“不可能”。孙培桢积极地找寻解决措施,与技术人员一起研究现有整体加工工艺,反复研究热装后曲轴在机床上的数据,他大胆提出改变各部位前期单件的加工留量,优化合理的加工工艺顺序。同时,他还在刀具的使用上下功夫。在加工90型曲轴推力轴时,标准的机夹刀在加工推力轴大外圆R沟时,由于刀具角度干涉,不得不分四次接刀才能加工完成,接刀次数多不但影响表面质量,而且加工效率也不高。针对这一情况,孙培桢与技术人员一起论证推行刀具改进,使接刀次数由4次变成2次,不仅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减少了钳工打磨工作量,使加工工时从14至16小时缩短为3至4小时,还提高了R根附近的表面质量。 

近年来,随着造船行业的发展,生产高端超大型产品成为摆在企业发展面前的目标,为了国家的造船事业,为了制造出更多精品曲轴,向世界一流迈进,孙培桢所带领的团队担当起主攻大型和超大型曲轴的加工制造任务,先后制造出了许多国内首支的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END

关键词: 孙培桢曲轴华锐重工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