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大一统”平台在路上

2016-07-05 17:14 | 航运交易公报 船舷内外


一个集订舱、进仓、仓储、报关、出运甚至海外清关为一体的“大一统”化的平台,是撼天动地的山川伟业,还是痴人呢喃的春秋迷梦?其实——

总体来说,目前贸易链条中的环节“互联网+”的倾向日益明显,而整个体系内的平台大致可以分为:与实体经济端紧密对接的贸易类电商平台,其中一部分就是进入外贸流通环节的“货源”;与“货源”、储运端发生密切关系的货代类电商平台目前正蓬勃兴起并呈燎原之势;原本以数据整合、效率提升为目的的,并以EDI为主要数据集合手段的港口和航运企业的平台,因为注入了新兴增值服务的因素,也变得活跃起来,例如最近被传得火热的VGM新政,正渐渐成为相关平台视线聚焦的热点。

现实需求

为什么需要一个整合订舱至海外清关的大体系平台?主要还是因为物流行业内第二个痛点“物流链的非全程可追踪”的存在。

传统物流领域存在较为明显的分工壁垒,而这种壁垒在互联网时代正在被打破。

某上市企业外贸业务部经理叶女士在接受《航运交易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企业之前与外商签署一笔易受潮且附加值较高的粉末类制品的大单,总出口额占到该外贸业务部当年出口总额的20%——客户在梅雨季节一再询问是否已完成做箱,在预计抵港时间后又一再催问清关进度等——整个部门不堪其扰。

由于企业的外贸部门每次都会根据市场实价来决定使用哪家货代企业和订哪家航运企业的船舱,所以整个查询过程错综复杂,出错也在所难免。

另外,随着中国在航运话语权问题上占据越来越有利的位置,越来越多的CIF条款代替原本的FOB条款出现在外贸合同中。这在催生货代类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诞生的同时,也给拓展航运类平台的疆域提供了契机——原本离弦交货的边界线被拓展到了海洋……其中最显而易见的一座“金矿”来源于航运保险业务——当然,这早已被目前主流的各大平台所整合。

还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越来越多的国际货代企业和无船承运人正在积极开拓中国市场。这些跨国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是,由于先期投入的人力不足,很难在第一时间找到货源和商机,与此同时,零星的外勤业务经理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才能彻底打通物流链的各个环节。另外,由于这种关系的“打通”往往不是基于一个时间段的考察,相关合作方的资信存在不可预期的问题。

客观障碍

航运类“大一统”平台的愿景固然美好,但客观上存在不少搭建障碍。首先,“大一统”平台牵涉的相关利益方太广,其中包括货主、货代、储运、海关、港口、航运企业甚至海外货代。

究竟由谁来牵这根利益链条的线,目前还莫衷一是,市场只有期待现有的或者新入场的航运类平台在激烈的竞争后通过优胜劣汰的机制筛选出“巨头”,因为只有“巨头”才有足够的能量牵头多方,完成整根链条的构建。

其次,由于进出口数据存在一定意义上的敏感性,所以相关的数据接口目前还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现有的航运类电商平台需要寻找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与海关、港口的数据对接,相信相关部门也会本着更为开放的姿态推动这项大工程。

最后,远景中的“大一统”平台对各个环节的利润率将有不可避免的压缩作用。因为该类型平台交易量巨大,所以可以类比“批发市场”,环节内的合作方为了分享“大一统”平台的利益,必然会引发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

上海航运交易所分析员马途向《航运交易公报》记者表示,所谓的“大一统”平台必须通过相应的机制保持其平台的客观中立性,否则将会存在太多暗箱操作,影响平台本身的存在价值。

马途还表示,多方合作模式的“大一统”平台有利于解决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但同时需建立整体性的内审制度,并且让平台上的服务供应商“无脸面化”(不显示供应商的企业抬头),这样用户就能通过比较价格、准港率、到港后清关速度等客观数据选择服务方——平台作为“筛选器”的作用就凸显了,这种“无脸面化”模式还将平台本身的品牌效应最大化。

END

关键词: 电商平台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