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工市场仍在寒冬深夜
2017-09-05 08:09 | 中国船检 海工市场
2017年上半年,全球海上油气开发热情有所恢复,运营市场触底企稳,结束了油价下滑以来的单边持续恶化,但市场供应过剩的局面并未扭转,船东和船厂依旧身陷囹圄,海工市场仍在寒冬深夜,黎明曙光无处捉摸。
面对市场萎缩、需求结构改变以及库存高压,突破重围,转型升级,探索新的业务领域和发展模式,已成为建造企业生存发展的当务之急。
国际原油价格同比明显改善,但是回升基础不牢靠
2017年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延续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低位波动走势,在50美元/桶左右摆荡,布伦特现货均价为52美元/桶,相较2016年上半年40美元/桶的水平明显改善。油价整体回升主要得益于OPEC减产、美元指数走低、区域供应短缺以及地域形势紧张等因素,但是美国页岩油始终是市场的担忧。美国页岩油在成本大幅压缩的背景下,借助于国际原油价格回升的有利时机,产量持续攀升,2017年5月份产量已经达到453万桶/天,较2016年年底增长约32万桶/天,能够很好代表美国页岩油产量走势的陆上钻机活跃数量也由年初的641座蹿升至6月底的919座,为油价带来持续下行压力。与此同时,受到OPEC减产协议豁免的尼日利亚和利比亚原油产量增长也对油价形成进一步的打压。
海上油气开发热情有所恢复,但仍处于低位水平
经过近三年低油价大潮的冲击,全球油气行业遭遇严重危机,油气公司以及油气资源国政府被迫予以应对,自我优化调整,目前来看,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加之油价有所企稳,油气勘探开发投资环境已经有所改善,行业投资热情也有所恢复,同时油气公司为维持储量接续,已在积极参与海上油气区块招标。
传统的海上油气开发地区美国墨西哥湾和北海方面,特朗普执政之后,破除了上届政府对美国海洋油气开发设置的重重障碍,在海上油气开发气体排放、油气田退役保证金、区块招标范围限制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放宽。美国最新一轮Lease Sale 247海上区块招标吸引了包括壳牌、道达尔、雪佛龙、挪威国油等油气巨头在内的28家油气公司参与投标,招标金额高达3.15亿美元,而2016年8月举行的上一轮招标仅有3家公司参与,金额更是低至0.18亿美元。北海方面,英国在2014年就开始致力于提升油气工业的投资吸引力,修改相关财政制度,永久性废除35%的石油利润税,将附加费从20%降至10%,目前英国油气业已将桶油运营成本从2014年的30美元削减至大约15美元。
其他海上油气资源国方面,巴西目前已经在本土化方面做出了一定程度调整,出台新的油气政策降低巴西海上油气开发本土化率,第14轮油气区块招标中,勘探阶段本地化要求下降至18%,开发阶段本地化要求下降至25%~40%。巴西国油也通过出售资产等一系列措施进行调整,割肉输血,尽管负债仍然较高,但经营已有所好转。墨西哥在国内能源改革的背景下进一步优化区块对外招标财税条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油气公司参与,政府方面表示将进一步加快招标进度。我国方面,目前以流花和陵水为主的深水油气项目也在实质性推进。
尽管如此,全球海上油气开发仍受制于长期低迷的油价,绝大多数的海上油气项目仍不具备经济性开发条件,同时短期内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和项目成本进一步压缩的空间已严重收窄,海上油气开发热情和勘探开发投资规模相较2014年之前仍处在低位水平。
需求回稳无奈出清缓慢,装备供应过剩依旧严重
在油价站稳50美元/桶以及海上油气开发热情有所恢复的背景下,海工装备需求量停止下滑,甚至一定程度回涨,这一方面来自于部分油气开发项目实质性推进带来的装备需求,另一方面得益于部分油气公司在低租金的背景下新租和续租海工装备。以钻井平台租约签订情况来看,2017年上半年签署租约数量达到73份,相当于2015年和2016年全年水平,恢复至2014年同期水平,但从租约总时长来看,仍较2014年同期水平相去甚远。
从供给端来看,由于装备拆解价值低、环保要求严格、运移费用高以及装备闲置费用明显降低,加之中东等区域作业者倾向于使用业绩较多的大龄装备,装备拆解始终不能提速,拆解量持续处在低位水平,不能满足市场出清要求,同时伴随着部分装备的交付,全球海工装备供给量居高不下,供需关系迟迟不能得到缓解。
具体来看,钻井平台方面,2017年以来在租数量停止进一步下滑,基本稳定在445艘/座的水平,但是拆解速度明显放缓,半年拆解总量仅为10艘/座,远低于2016年同期28艘/座的拆解水平,基本上被交付量所抵消,导致全球钻井平台船队规模保持在840艘/座的水平,闲置和封存规模依旧处在390艘/座的历史高位水平。海工支持船方面,得益于中东地区需求的增长,年初以来累计增长超过180艘,2017年6月份在租数量为3787艘,但是拆解量仅为38艘,同样远低于2016年同期97艘的拆解量,船队供给也保持在5530的水平,其中1752艘OSV处于闲置状态,远多于180艘的在租增长量。
运营市场触底回升,利用率和租金小幅抬涨
得益于新需求的孕生释放以及交付萎缩带来的船队供给增长停滞,2017年以来装备利用率一改之前单边下滑走势,开始触底回升。2017年6月,全球钻井平台和海工支持船利用率分别为64%和68%,较年初分别上涨1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租金方面,由于利用率走势折变以及装备运营成本被压缩接近极限,部分装备租金水平也小幅反弹,2017年6月,自升式钻井平台租金为8.52万美元/天,较年初上涨7.4%,浮式钻井平台租金为8.52万美元/天,较年初下滑2.7%;120吨系柱拉力和200吨系柱拉力三用工作船期租租金分别为7550美元/天和21200美元/天,同比分别增长2.0%和3.4%;3200载重吨平台供应船和4000载重吨平台供应船期租租金分别为8650美元/天和11150美元/天,较年初基本持平。
船东希冀摆脱债务重负,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运营市场触底并不意味着船东境况出现好转,反倒说明船东进入最艰难的时期,利用率和租金大幅下滑导致的经营困难已经持续近3年,日益迫近船东生存红线,企业债务问题难以再掩,近乎所有海工船东都在寻求债务重组,部分企业已经深陷生存危机。2017年以来进行债务重组的包括希腊钻井承包商Ocean Rig、美国大型海工船船东Tidewater、物探公司SeaBird、新加坡Marco Polo Marine以及美国船东Hornbeck Offshore等;法国海工船船东波邦与相关金融机构协议,减少租金水平以缓解资金压力;新加坡Ezra Holding及其下属的Emas Chiyoda Subsea等申请破产保护;挪威钻井承包商Seadrill也在艰难推进自身债务重组,如果最终受挫,不排除申请破产保护的可能。
行业危机带来行业调整。2017年以来,在市场触底的背景下,海工装备运营行业整合速度明显加快,进入深度调整期。如英国钻井承包商Ensco并购美国钻井承包商Atwood Oceanics成为全球第一大海上钻井平台保有者,挪威钻井承包商Borr Drilling收购美国钻井承包商Transocean整个自升式钻井平台船队,阿联酋钻井承包商Shelf Drilling收购挪威钻井承包商Seadrill旗下三座自升式钻井平台,挪威Farstad Shipping、Solstad Offshore和Deep Sea Supply三家海工船船东整合为全球海工船运营巨头Solstad Farstad。
与此同时,部分船东开始向传统油气服务业务以外的领域拓展,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如丹麦Maersk Supply Service向客户提供海工船,用于开发东北太平洋克拉里昂一克里帕顿断裂带海底多金属结核,法国波邦首次介入风电系泊系统安装领域,物探公司PGS则探索利用其现有船只和技术发展清理垃圾海洋业务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