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海工市场回顾及2025年展望

2025-01-24 13:01 | 中国船舶经研中心 海工市场


2024年,国际油价虽然整体震荡下行,但对海上油气开发的支撑依旧坚实,海工装备运营市场保持高位,新建订单总额达到十年新高。后市来看,在上游运营市场活跃的支撑下,全球海工新造市场仍将保持向好态势。

01.上游市场:海工装备运营市场高位波动

受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区冲突多点爆发等因素影响,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乏力,国际油价整体震荡下行。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和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初步估算,2024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分别为94万桶/日和90万桶/日,远低于2023年的200万桶/日。欧佩克连续5个月下调2024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预期。虽然“欧佩克+”一再延期减产措施,但由于美国、巴西、圭亚那等非“欧佩克+”产油国产量持续增长,世界石油供应充足的局面并未改变,难以对油价形成较大支撑。截至12月底,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为74.6美元/桶,较年初下跌2.2%。

后市来看,全球主要机构预期2025年布伦特原油价格在72美元左右。在此油价水平下,全球约75%的海上油气开发具有经济性,对油气勘探开发活动具有一定支撑。根据预测,2025年全球海上油气开发项目投资将达到1231亿美元,较近十年平均水平高39%。

图1.国际原油价格走势

表1.主要机构对2025年布伦特油价的预测

经过近几年的复苏发展,上游装备运营市场已经恢复至2014年之前水平,2024年总体处在高位波动状态。由于沙特阿美停止扩产和暂停装备租约,下半年运行市场出现小幅下调。沙特阿美2024年分三批暂停了包括中海油服、ADES、Shelf Drilling等钻井公司旗下约32座钻井平台的钻井服务,给钻井平台运营市场带来小幅下行压力。

截至2024年12月底,全球自升式平台市场利用率为91%,同比上涨2个百分点;浮式钻井平台市场利用率为89%,同比持平。自升式和浮式钻井平台平均日租金分别为12.3万美元/天和32.3万美元/天,较近十年均值分别上涨26.7%和61.1%,但较2024年高点分别小幅下降10%和2%。同时,装备二手交易价格也在明显增长。截至12月底,350英尺5-10年钻井平台和第六代浮式钻井平台二手交易价格分别为0.95亿美元和1.6亿美元,较2022年初分别上涨110%和63%。

图2.全球钻井平台利用率

图3.全球钻井平台平均日租金

02.建造市场:订单总额达到近十年新高

订单总额创出十年新高,装备价格超过上轮顶峰。在上游市场的支撑下,2024年全球共成交各类海洋工程装备215艘/座、272.2亿美元,以金额计同比增加85.1%,创出十年新高。同时,由于造船市场持续火爆,大多数船厂将产能投入到船舶建造领域,同时考虑到上轮周期风险教训,船厂承接海工装备订单的意愿仍然不强。有限的建造产能对海工装备新建价格形成持续支撑,钻井平台和海工船新建估价均超过2014年水平。其中,超深水钻井船和恶劣海况半潜式钻井平台新建估价分别为7亿美元和7.5亿美元,同比分别上涨12%和15.4%。

图4.全球海洋工程装备成交额

图5.海工装备新建价格

生产平台依旧是订单主要构成。在油气公司持续推进深水油气田开发,特别是大规模超深水项目加快推进的背景下,海上浮式油气生产装备需求持续旺盛。2024年,共21艘生产平台新建订单成交,成交金额约173.7亿美元,同比增长100%,占全球订单总量的64%。订单主要包括海庭集团2艘FPSO、三星重工1艘FLNG、惠生新能1艘FLNG,及上海外高桥造船1艘FPSO船体建造合同。预计未来一段时期生产平台建造市场将保持向好态势。根据EMA预测,未来五年(2025-2029年)将存在119艘浮式生产平台订造需求。强劲的需求主要来自西非、南美洲的巴西和圭亚那。其中,巴西国家石油公司计划在未来五年(2025-2029年)将投资规模扩大至1110亿美元,比2024-2028年的滚动计划高9%。

钻井平台市场打破多年沉寂。在上游运营市场的支撑下,2024年钻井平台市场打破持续多年的沉寂,1座钻井平台订单成交。沙特钻井承包商ARO Drilling在中东船厂IMI下单1座自升式钻井平台,价值3亿美元,预计于2027年交付。同时,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ONGC)正在与其国内造船厂洽谈建造2座海上自升式钻井平台,价值约5-5.5亿美元。后市来看,虽然全球钻井平台库存装备基本出清,老旧装备也存在更新需求,但由于船厂产能受限、新建价格高企,船东更倾向于从二手船市场获得装备,预计新订单较为有限。

海工支持船市场蓬勃发展。受油气开发活动需求带动,在油气公司租约的支持下,海工支持船订单实现爆发式增长。全年成交新建订单88艘,约为2023年的4倍。特别是,PSV订单达到48艘,超过2015-2023年订单量的总和。其中包括福建马尾造船获得的Seacor Marine和Capital Offshore的12艘新建订单,以及Bram OTM、Starnav Brasil等4家巴西船东分别下单订造的20艘新船(获得巴西国油12年租约)。后市来看,海工支持船恐较难持续爆发式增长,但整体市场预计仍将保持向好。

03.竞争格局:中国新接订单金额保持首位

中国订单金额保持全球首位。2024年,中国累计承接106艘海工装备订单,总合同金额约116亿美元,占全球订单总量的42.6%,继续位居全球第一。特别是在生产平台领域,目前全球50%以上的生产平台在建订单由中国船企建造,且合同内容正在从船体和模块建造向EPC总包发展,海油工程和中集来福士在生产平台EPC总包领域表现活跃。此外,中国企业也在开展海工装备新造能力建设,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二期工程正式投产,惠生清洁能源在启东投建的海工装备建造基地也正式启动。

韩国海工装备接单意愿较弱。随着库存钻井船全部出清,韩国船厂开始承接少量海工装备订单,但由于产能被LNG船和集装箱船等船舶建造占用,海工装备订单承接量维持在较低水平,主要集中在生产平台方面。2024年,韩国船企共承接2艘FSRU和1艘FLNG新建订单,总合同金额约30.8亿美元,是2023年承接总量的2.4倍,占全球订单总量的11.3%。与此同时,韩国船企也在扩大海工装备建造能力,例如韩华海洋收购了专门从事生产平台上部模块建造的新加坡海工船厂Dyna-mac。

新加坡接单势头表现强劲。海庭在完成重大整合后,成功实现扭亏,表现出强劲的接单势头。2024年,共承接了3艘FSRU改装、2艘FPSO新建总包和1艘半潜生产平台新建订单,合计合同金额78.6亿美元,全球占比为28.9%。其中来自巴西国油的P84和P85 FPSO总承包项目合同金额均为40亿美元(船体外包),创出全球FPSO单船新建价格历史最高记录。

04.船东动向:海工船东积极并购整合

为了扩张规模增强整体实力,发挥协同作用降低成本,面对上游“巨型石油企业”争取更大的话语权,多家海工装备船东积极并购重组,强强联合。2024年上半年,美国海上钻井承包商Noble Corporation完成收购美国老牌海上钻井承包商Diamond Offshore,合并前两家公司平台规模全球排名分别为第7和第17,合并后钻井平台达到41座,跻身全球第4。11月,挪威海工船东DOF完成对马士基海洋服务公司的收购。

同时,还有部分船东的合并谈判正在进行中,如瑞士钻井承包商Transocean正在与挪威Seadrill开展合并谈判,Transocean旗下钻井平台共35座,全球排名第4,Seadrill旗下钻井平台共13座,全球排名第11,合并后公司旗下钻井平台将达到48座,跃居全球第3。同时,马来西亚MISC计划将其海工业务与其本土的Bumi Armada合并,两家公司已签署谅解备忘录。

05.后市展望:全球海工装备市场仍将稳步复苏

总的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尽管国际油价可能出现一定程度下行,但对海上油气开发和装备运营市场的支撑力依旧充足,海工装备建造市场向好态势不会改变。但是受制于船舶对海工装备建造产能的挤占推高新建价格、船东对绿色动力技术路径不明晰等问题的考虑,订单规模难以出现大幅增长,订单仍将以生产平台为主。

作者:李洁瑶

END

关键词: 海工市场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