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配企业压力不减转型升级成重要出路
2018-01-26 07:55 | 中船工业经研中心 船市观察
2017年,国际船舶市场虽出现好转迹象,但由于船舶市场对配套市场的影响相对滞后,国际船舶配套市场低迷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性好转,部分配套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恶化,新接订单量、销售额、利润等经营指标继续下滑。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下,配套企业纷纷调整业务发展模式,将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作为求生存促发展的重要措施,大力发展绿色环保、智能配套产品,并进军服务型制造,推动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
一、配套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恶化
根据部分企业公开数据,2017上半年,MAN公司销售额、利润持续减少,销售额减少6%、利润大幅减少37%,仅新接订单增长10%;同期,罗罗公司船舶配套业务销售额减少4%,亏损进一步扩大到3100万英镑;2017年前三季度,瓦锡兰船舶配套业务新接订单虽增长8%,但销售额大幅下滑19%。此外,现代重工低速机业务销售额与利润均出现了小幅减少。
二、船用低速机发展速度不低
2017年,在船用低速机领域,既没有突出的新机型推出,也没有对现有产品系列的改进与延伸,但船用低速机领域创新与变革正在酝酿中,向着清洁燃料与数字化的方向大步迈进。2017年4月,日本三井造船交付了全球首台ME-GIE乙烷燃料低速机;同时,MAN公司的ME-GIE系列发动机被证明可使用油船运输过冲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作为燃料,并被成功应用于一艘穿梭油船。在数字化发展方面, MAN公司正在通过提升其产品的数字化水平,实现远程服务,为船员提供远程运行维护服务支持;WinGD与Enamor公司以及Propulsion Analytics公司开展合作,将实现产品远程监控与数据分析,提供船舶运营维护服务。
三、压载水企业经营面临压力
2017年9月8日IMO压载水公约正式生效,促进了压载水处理系统市场的发展。而IMO第71届海环会会议(MEPC 71)批准了压载水公约第B-3条修正案,为市场上的现有船舶安装压载水处理系统提供了两年缓冲期。缓冲期的设立延缓了船东安装压载水处理系统的时间,但为压载水处理系统制造商带来经营压力,导致OceanSaver等企业已经出现破产情况。
四、配套企业纷纷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2017年,为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中求得发展,瓦锡兰、罗罗、MAN等国外配套企业纷纷将服务型制造作为业务发展的新方向。瓦锡兰、MAN等公司以其智能化船用发动机为平台,为船东提供周期维护保养、车间维护及远程在线支持、基于状态的维护(CBM)等服务,并获得了大量的长期船队服务订单,扩展了产品价值。ABB、马士基等公司积极研发服务软件并建立了岸基数据中心,为船队运营提供远程诊断服务,提高供应链的可视化与可预测性,提升船队运营效率。服务型制造将改变传统配套企业以生产销售设备为主的业务模式,是船舶配套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国内自主配套设备发展迅速
自主品牌船舶配套产品一直以来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短板,近年来我国自主品牌配套产品发展迅速,2017年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推出了一系列自主品牌配套产品,提升了我国船舶工业自主配套能力。动力方面,安柴推出了自主品牌ACD320双燃料发动机并获得首批订单;七一一研究所与广柴推出了自主研发的M23G大功率船用中速天然气发动机。环保配套设备方面,青岛双瑞BalClor压载水管理系统(BWMS)获得美国海岸警卫队(USCG)型式认可证书,成为亚洲首家、全球第四家获此证书的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生产厂商,同时其船用低速机高压SCR系统通过MAN公司的FTA台架试验,并获得市场订单。通信导航设备方面,海兰信与全球最大的油运公司NITC签约,为NITC旗下船队47艘船舶提供整体VSAT加装及通信运营服务。此外,国内企业在大型曲轴、螺旋桨、舵机等设备制造方面也不断取得突破。
展望2018年,船舶配套市场低迷的状况不会迎来根本性的改变,转型升级、多元化发展将是企业未来生存发展的面临的关键问题。在细分产品方面,绿色环保装备将继续快速发展,废气洗涤器、LNG动力配套产品、压载水处理系统、SCR以及MRV检测系统等市场前景广阔;同时,智能化成为船舶行业未来发展方向,船舶配套的智能化将是大势所趋,智能发动机、智能识别系统、卫星通信导航等智能配套产品将成为研发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