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紧箍咒,本土船配企业呼吁公平对待
2019-03-28 15:02 | 中国船舶报 船配市场
2019年新年以来,国内以骨干船厂为代表的造船业纷纷祭出降本增效等多项举措,以期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业内一些人士认为,国内造船业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多方联手,为本土配套业发展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发展环境,促进本土配套业更好发展,从而为自身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强劲动力。
两道“紧箍咒”,束缚本土配套业发展步伐
尽管国内造船业连续多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国内配套业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同步发展。芜湖船厂副总经理王如华说,芜湖船厂造船 ,欧洲船东船进口的设备还是比较多的。扬子江船业集团一位技术主管称,扬子江造船,主要机电设备多进口,主要是船东要求的。南京绿洲机器公司副总经理陈志峰说,2018年该公司接获的订单中,居然没有一个订单是来自中船集团旗下的船厂,船厂对此的解释是船东不认可。
汉盛(上海)海洋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顾国彪认为,长期以来“全球售后缺乏,船东不认可”成国内配套设备厂家头上的两道“紧箍咒”。顾国彪表示,国内一些船厂船舶建造特别是出口船建造,出于风险防范考虑,不主动接触了解国内配套厂家,不积极推荐国产设备,不太愿意把国内设备放进设备供应厂商表。他认为,国内造船企业对国内配套设备这种过于谨慎的态度,在相当程度上束缚了国内配套设备厂商发展步伐。“出口远洋船舶,对船上的设备配置要求一般都要高于同规格的内贸船,国内配套企业要想获得更好发展,必然要挤进出口远洋船设备市场,与国际同行同台竞争,比产品质量和价格;比交货期和服务。现在有的船厂在造出口远洋船时,一些典型的机电设备招标,即便国内算是知名的厂家连竟标的资格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厂家配套能力再强,也难以发挥出来。”
“用老眼光看待新形势下的国内设备厂商,很不公平。”
“‘全球售后服务缺乏,船东不认可’这两道标签三十多年前就开始贴在国内配套产品上。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如果还是用老眼光看待当今的国内配套产品,显然很不公平。”
顾国彪说,“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制造业及科技产业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和能力,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每年申报的专利数量连续7年高居全球首位,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整体制造业水平不断提升,有助于国内配套业不断运用先进的加工设备对生产设备进行改造;科技产业不断快速发展,为国内配套业不断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贸易大国地位的确立,为国内更多配套设备走向全球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他认为,目前国内配套业较30年前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国内一些配套设备如汉盛等厂家生产的全系列船用环保设备现已取代了进口设备,配套国内出口船,还有些国内配套设备实现了批量出口;一些配套设备厂家还在海外发展了为数不少的产品售后维修服务代理商,中船WinGD发动机全球服务已全面启动,利用服务商遍布全球各大港口优势而开设的振华港口机械及船舶备件全球服务网络即将开通;原本船舶配套行业‘门外汉’的浙江伟星管业、浙江宝鼎科技等一批上市公司携雄厚资本实力及强大研发生产能力陆续进入船舶配套行业,成为国内船舶配套领域快速崛起的新生力量。”
河南光彩电器公司是1998年在河南安阳创建的一家民营配套企业。该公司总经理李继文说,如今光彩电器生产基地放在河南安阳,技术营销中心安在上海,还在海外发展了23家售后技术服务签约网点,成为施耐德、ABB等全球知名品牌在华的OEM,产品批量配套新时代、韩通等国内众多骨干船企建造的系列大型出口油轮、散货船等船型。
江苏东台一私企,其多芯管2010年开始就被扬子江船业集团选为进口同类产品替代品。目前该企业多芯管在国内外高桥、澄西、中远等国内众多骨干船厂广泛应用。
顾国彪说,如今越来越多的国产配套产品已经开始逐步替代进口同类产品,批量配套出口远洋船,甚至还批量出口,不管是自主品牌还是OEM国外品牌,至少表明了现在国内配套厂家制造能力越来越得到了国外船东的认可。
德国一船务公司在华新船监造师马先生也认为,现在国内一些配套设备产品质量已经与日、韩. 欧同类产品不相上下。
打破陈旧观念,多方携手打造国内配套业公平发展环境
长期以来,国外船东在中国造船,一些主要机电设备指定采用国外少数几个品牌,造成了少数几个国外品牌在华垄断地位。国外品牌设备供应商利用其市场绝对话语权,产品价格始终保持高位,即便是船市行情低迷,新船价格“跌跌”不休,一些国外品牌配套设备在华的价格依旧坚挺。
就拿船用发电机来说,国内民族品牌仅有兰电(兰州电机厂)、三波电机(原江西三波电机厂,现已改制为康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斯坦福、马拉松、利莱森马等国外品牌几乎占据了国内全部船用发电机市场。康富科技公司总经理洪小华称,康富科技成立初期,国内民族品牌船用发电机在国内市场没什么影响力,在华销售的国外品牌船用发电机价格几乎每年就要上涨5%~10%;后来康富科技等民族品牌船用发电机业务慢慢做大后,国外品牌船用发电机不但不像过去那样每年涨价,反而还主动降价,和国产品牌打起了价格战。洪小华开玩笑说,假如有一天康富科技等民族品牌在船用发电机市场话语权逐渐削弱甚至消失,在华的国外品牌船用发电机保准会立马涨价。
为打破少数国外品牌配套产品在华垄断的不利局面,给国内造船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强劲发展动力,一些业内人士呼吁,国内造船业及船东应打破“国内配套设备技不如人”的陈旧观念,在同等的技术条件下,给国内配套设备提供一个同国外配套设备公平竞争的机会。扬子江船业集团高级工程师张明海说,在同等技术条件下,船厂当然愿意选用质量可靠、价格便宜、安装调试服务更及时、周到的国产设备,不过在签订造船合同时船东有权提出他们的意见,有权加入他们喜欢的厂家,船厂为了接单可以就此与船东展开谈判,或者跟船东妥协。
“这种情况下,船厂就要主动和国内相关配套企业联手,积极同船东进行展开技术谈判。”顾国彪说,“要想增加船厂与船东谈判的胜算几率,需要多方携手,努力做好三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首先,船厂要加强同配套厂沟通,及时了解配套厂的技术研发实力、生产能力及质保体系等方面的真实情况,把技术实力雄厚、生产加工设备齐全先进、质量品牌意识强的配套企业作为自己的战略合作伙伴,联手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组建技术创新联盟,有针对性制定进口设备逐步国产化目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力争开发出性能接近甚至更优的进口替代产品,以增强自己同国外品牌设备商商务谈判的话语权
其次,全面做好国产配套设备特别是替代进口设备的技术可靠性验证能力及质量追溯能力建设。《船舶配套产业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纲要(2016~2020)》已明确提出,加强关键技术与产品试验验证能力建设;提高产品全寿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将这一发展目标落实到位,鼓励国内造船、配套、航运、高校及科研院所在政府质量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联合建立国内配套设备技术可靠性验证中心,从技术角度以及实船应用角度死死把握国产配套设备产品技术可靠性。国家引导造船、配套、科研等相关涉足船舶配套领域的企业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指导思想,抱团互保,根据市场规则设立国产配套设备产品质量信用保证金,对通过船舶配套产品质量性能可靠验证的国内配套设备实行质量信用承诺。一旦经过认证的国产配套设备发生质量事故,用户由此遭受的一切经济损失,由产品质量信用保证金赔悉数赔付。
再其次,建议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借鉴日、韩发展本国船舶配套产业的成功做法,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时积极引导国内船东及船厂在同等技术条件下优先选用国内设备,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坚决制止国外配套厂家通过部分产品的优势地位,串通船东,调整价格,打包供应,挤兑国内厂家,并最终损害船厂利益的行为,为国内配套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公平发展环境。
“一味排斥国内好的企业配套产品,盲目迷信国外品牌,将会增加船厂造船成本,增加船东备件及技术服务的费用,压缩国内配套业发展空间, 最终受害的还是国内的造船业及航运业.”顾国彪说,“目前国内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一致呼吁要相信国内优秀品牌配套设备. ”他表示,随着国内对本土船舶配套产业链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深,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产优秀配套设备脱颖而出,中国迟早有一天会像日、韩等世界造船强国那样,国产配套设备上船率达到85%、90%,甚至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