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船普造”激活骨干企业优势产能

2020-01-07 08:50 | 普陀新闻网 国内造船


2020年开年第一天,扬帆集团迎来开门红。

当天,扬帆与我区的浙江恒晖海运有限公司签订了一艘2.3万吨级成品油兼化学品船建造合同,这也是中国船厂今年接获的首份订单。

2.3万吨级,在扬帆“接手”过的船舶吨位中,只能算“轻量级”;但这份合同,在扬帆人心中却称得上“重若千钧”。因为,它标志着扬帆与我区航运企业迈出了合作的第一步。

“之前,我们一直主攻海外,如今把一部分工作重心回归到国内,并逐步开拓区内市场。”扬帆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扬帆做出的市场调整,如投下一粒石子,将在我区造船市场掀起阵阵“涟漪”。而该负责人的这番话,其实也从侧面道出了普陀造船业面临的现状:骨干造船企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海外市场,在本地市场的“存在感”不强;而中小型造船企业,受到生产能力等限制,无法完全满足本地航运企业的需求。特别是2000吨级以上、万吨级以下的这部分船舶,出现生产“空档”,无法在“家门口”打造,导致订单常常被外地造船企业“瓜分”。

骨干造船企业和航运企业看起来“各自为政”,究其原因,除受到原有市场定位的影响外,订单量的多寡也是重要因素。扬帆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订单量是反映一家企业效益的重要指标。外国船东多选择系列船型,一个订单可能就有十来艘;而普陀船东的订单量小,往往只有一两艘。此外,建造外轮带来的出口退税、外汇收入这两笔不菲的“红包”,同样不容忽视。

虽然有种种因素的“干扰”,但最终决定企业生存的还是市场需求。面对国际船市持续低迷的现状,扬帆集团等外向型造船企业必须寻求市场突破。找准市场、瞄准靶向,原本遭到“冷落”的本土市场,受到了它们的关注,并开始积极与相关航运企业对接。

为帮助这些造船企业发挥优势产能,助力它们“东山再起”,区政府提出“普船普造”的口号,通过牵线搭桥,让双方“联姻”、缔结“盟约”。

据悉,此次签约的船舶总长159.20米,型宽24.80米,型深13.85米,结构吃水9.80米,可装载轻汽油、柴油、2类化学品等货品。工程将于今年6月开工,工期大约10个月,预计明年3月交付。

这次“联姻”,惠及“两家人”。扬帆集团负责人表示,现在他们国外国内市场两手抓,从一条腿走路变成两条腿走路,走得更稳了。针对价格上的“落差”,扬帆管理层也自有打算。“通过加强管理、降本增效,在保证船舶质量的同时,努力降低运营成本。”

恒晖海运也能尝到“甜头”:不用千里迢迢跑外地造船,在“家门口”就能了解工程进度,扬帆集团有口皆碑的品牌、过硬的技术,也确保了产品质量。

记者了解到,下步我区将继续大力推进实施“普船普造”,努力使本地订单不再“流失”,同时,在船舶修理领域积极推行“普船普修”。

END

关键词: 扬帆集团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