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布白皮书:我国已建成290多艘LNG动力船

2020-12-22 19:35 | 中国船舶报 船舷内外


12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白皮书介绍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交通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对内服务高质量发展、对外服务高水平开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介绍中国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助力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全球交通治理,推动构建全球交通命运共同体的行动和贡献,展望中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前景。白皮书由前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共约2万字,以中、英、法、俄、德、西、阿、日等8个语种发表。

白皮书指出,我国交通装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发展“国之重器”,交通运输关键装备技术自主研发水平大幅提升。海工机械特种船舶、大型自动化专业化集装箱成套设备制造技术领先世界,300米饱和潜水取得创新性突破;远洋船舶、海工机械等领跑全球。

根据白皮书,我国正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全国液化天然气(LNG)动力船舶建成290余艘;港口岸电设施建成5800多套,覆盖泊位7200余个,沿江沿海主要港口集装箱码头全面完成“油改电”。

我国首艘通过三峡船闸的LNG动力船

来源:招商局集团官方微信

我国还强化大气与水污染防治,坚决打好交通运输领域污染防治攻坚战,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治理环境污染。在沿海和长江干线等水域设立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按照国际公约要求对进入中国水域的国际航行船舶实施船用燃油硫含量限制措施,推动船舶使用清洁能源和加装尾气污染治理装备,建立船用低硫燃油供应保障和联合监管机制;执行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国家强制性标准,推动港口船舶含油污水、化学品洗舱水、生活污水和垃圾等接收处置设施建设,开展港口粉尘污染控制;在全国沿海实施“碧海行动”计划,打捞存在污染环境风险和影响海上交通运输安全的沉船沉物。

交通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加强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建立政府领导、统一指挥、属地为主、专群结合、就近就便、快速高效的海上搜救工作格局,配备70余艘专业救助船舶、120多艘打捞船舶、20余架专业救助航空器,建立20余支应急救助队,基本建成以专业救捞力量、军队和国家公务力量、社会力量等为主要力量的海上搜救队伍。2012年至2019年,全国组织协调海上搜救行动1.6万次,派出搜救船舶7.2万艘次、飞机2780架次,成功救助遇险船舶1.1万艘、遇险人员12.2万人,搜救成功率达96.2%。

智慧交通发展步伐加快,截至2019年年底,北斗系统在交通运输全领域广泛应用,全国已有1369艘部系统公务船舶、10863座水上助导航设施、109座沿海地基增强站等应用北斗系统;颁布智能船舶规范,建立无人船海上测试场等。

根据白皮书,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拥有生产性码头泊位2.3万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量2520个;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7万公里。2016年至2019年,国家支持贫困地区建成内河航道约2365公里,干支衔接的高等级内河航道网络不断完善。

白皮书介绍,我国持续推进国际运输便利化,与6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70个双边和区域海运协定,海运服务覆盖沿线所有沿海国家;与26个国家(地区)签署单边或者双边承认船员证书协议,与新加坡签署电子证书谅解备忘录,便利船舶通关,引领和推进电子证书在全球航运业的应用进程。

END

关键词: LNG动力船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