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四大风险,中国船企如何应对?
2021-09-08 20:41 | 中国船舶报 船市观察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已经给国际航线船舶进入国内修船企业进行修理改装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当前,随着德尔塔变异株流行,全球疫情大幅反弹,国内也出现多点散发疫情,我国疫情防控正面临极为严峻复杂的形势。未来修船企业受疫情严重冲击还将持续,疫情防控的压力丝毫不会减轻。修船企业应充分认识疫情防控是生产经营业务稳定的前提,坚决树牢疫情防控屏障,同时积极促成疫情防控与生产经营的平衡,实现防控不松懈,发展不停顿。
从最近一年多的情况来看,疫情给修船企业造成的打击十分严重。我国年修船工程量(完工艘数)占全球份额的40%左右,其中约80%来自外籍船舶修理(包括挂方便旗的中国船舶),是全球最大的修船国。国外疫情的复杂多变,导致修船企业遭受多重影响。一是订单风险。外籍船舶入境修理受限,上半年相关地区成为疫情冲击的重灾区,有的企业单月被取消订单60余艘。二是生产风险。各类人员无法足员到岗、突发事件引起停产等情况,导致企业难以满负荷开工生产。三是采购风险。人员、交通管控等措施,导致修船原辅材料、设备流通不畅。四是违约风险。相关地区如果在外籍船舶修理方面收紧政策,在厂船舶可能无法按照修船合同要求的期限完工。在全球经济正在复苏、国际航运市场回暖的情况下,疫情成为困扰修船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
要突破这一障碍,必须筑牢“防火墙,”,持续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首先,修船企业应切实履行防疫主体责任,制定并不断完善疫情防控基础工作制度,切实做到疫情防控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相关企业应第一时间根据疫情防控措施要求的变化,及时调整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不断完善疫情防控体系。其次,在防疫工作中应及时查隐患、堵漏洞,进一步优化常态化疫情防控各个环节流程,如严格落实所有登外轮人员的闭环管理。其次,可以运用科技手段构筑“防线”,如智能AI机器人上岗、热成像测温、智慧门磁、视频监控等。此外,通过持续加强员工个人防护,配发各类防疫物资,同时做好核酸检测与疫苗接种工作,做好防疫服务保障,确保在岗职工安全。
要突破这一障碍,还应讲究“方法论”,找准疫情防控与企业正常运转的平衡点。全球疫情影响下,修船企业都将持续面临外籍船舶修理方面政策收紧的形势。修船企业在这种困难局面中要保持生产经营平稳运行,并非束手无策。例如,通过国内机务替代外籍机务进厂工作,缓解修船生产面临的压力;加强事前预控,充分掌握船舶到港前情况,不承接在高风险国家和地区换过船员的船舶订单;在促进经济内循环的大背景下,更加关注国内船舶对绿色节能环保改造的需求;抓住大力发展风电产业的机遇,扭转生产总量下滑的局面。业界人士认为,在筑牢疫情防线的同时,地方政府、修船企业与行业组织可以通过充分沟通、齐心协力,在相关区域内实行统一、合理的防疫政策。修船企业还可以就难点问题、合理诉求与主管部门加强沟通,借鉴行业内外好的经验做法,探索防控与发展的“最优平衡”。
自疫情发生以来,国内主要修船企业同舟共济、顽强拼搏,坚持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手抓、两手硬,以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行业的平稳发展。这为修船企业最终战胜疫情危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修船企业应坚决履行责任,进一步守牢疫情防控安全线,为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作出应有的贡献。面对接下来疫情的持续冲击,修船企业只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依靠强大的自我调整及应变能力,必定能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不断取得新的发展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