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上加霜?中国新数据法规加剧全球供应链困境
2021-11-26 09:21 | 国际船舶网 船舷内外
在欧美市场进入假期旺季、全球供应链危机加剧的背景下,中国新实施的数据法规导致船舶追踪难度陡增,给本已脆弱的供应链带来了又一重打击。
中国新规导致船舶追踪数据缺失?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于11月1日生效,增加了一系列新规,旨在加强政府对于国内外机构如何收集和输出中国数据的控制。随着新的数据法规实施,中国水域的船舶正在从航运追踪系统中消失。
消息人士称,虽然法规中没有关于航运数据的具体规定,但新规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中国的一些国内供应商已经停止向外国公司提供信息。这些数据非常重要,可用于提供货运量的信息,并通过预测拥堵情况来帮助优化物流,从而使企业能够对航线做出关键决策。
作为全球顶级的船舶跟踪和海事情报提供商,MarineTraffic因此不得不面对来自中国重要航运定位数据的空白。该公司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网络团队负责人Anastassis Touros称:“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将对全球航运能见度产生很大影响,特别是我们即将进入繁忙的圣诞节假日季,世界各地的供应链已经面临巨大问题。突然之间,我们不知道船舶什么时候出发,从哪里出发,我们也不能全面掌握AIS为我们提供的港口拥堵情况。”
VesselsValue估计,从10月28日到11月15日,中国所有水域的地面航运数据已经减少了90%。首席贸易分析师Charlotte Cook表示:“中国是煤炭和铁矿石的主要进口国,也是全球主要集装箱出口国之一,定位数据减少可能对海运供应链的能见度造成重大挑战。”
另外两个数据来源显示,最近几天地面AIS数据减少了45%。路透社报道引述广东海事局一位官员的话称,AIS规则是由北京总局制定的。其他中国官员没有立即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请求。
来自亿海蓝(北京)数据技术股份公司的一名员工告诉路透社,所有与外国实体的交易最近都被暂停,“这些变化发生在10月,我们现在只向国内用户提供数据”。亿海蓝成立于2003年,其AIS数据平台拥有250万用户,是全球航运大数据的领军企业。
太空数据可补充但准确性降低
对于中国AIS数据的减少,香港数据科学家黄浩华分析称,理论上来说,AIS系统应该有两个系统来追踪数据。一个是靠地面的发射站,这些应该是建立在中国境内;另一个会通过人造卫星来发送和收集数据。
即使没有境内数据,人造卫星数据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补充信息。但问题在于,缺少了一个数据收集渠道或途径,卫星在物理位置上距离地面又较远,有机会出现信号不准确的情况,从而对数据分析、航运的优化和决策产生影响。
黄浩华从多方面列举了影响。一方面影响在于,因为港口对船舶是有容量上限,尤其在疫情期间,及时了解船舶行驶的位置,某个海域或港口的船舶数量,港口拥堵和落货情况,可以帮助船舶优化卸货地点。例如在航行过程中,提前知道卸货港口的饱和度,就可以提前尝试去第二个地点卸货,比如应该去浙江的港口落货,还是去广东、福建的港口落货。
另一方面影响在于,了解船舶在某一水域的位置和航速,可以使供应商和客户更有效安排装卸工作,避免延误船期。比如一艘船进入中国海域,但尚未抵达港口,在这之间,也需要了解这艘船是一天还是一个星期会到港,及时掌握船期延误情况。
黄浩华指出,如果这些信息并不清晰,对货运就会有很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不只针对外来的船舶和海外公司。如果因为不公开或隐藏数据而导致优化延误,对中国的港口、进口商和出口商同样会造成损失。
另一方面,不仅对于国际贸易公司的重要参考作用,AIS系统所提供的船舶定位等数据信息对其它船舶、港口以及一些组织同样有很大帮助,包括展开海上救援行动也需要AIS数据,而来自中国的相关数据大量缺失,必然会对所有这些事项都造成阻碍。
供应链压力加大困境将持续至2022年
来自中国的航运信息缺乏对于供应链困境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大部分专家预计,供应链危机可能将延续到2022年。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供应链创新中心主任Panos Kouvelis表示,信息的缺乏令供应链堵塞问题雪上加霜,特别是欧美将进入繁忙的圣诞假期,美国的供应链面临巨大挑战。
他指出:“对于一个超载的航运和港口管理系统,透明度和数据分析在管理中至关重要。特别是当系统处于‘瓶颈状态’时,需要实时数据进行灵活处理。一个直接的观察是,由于缺乏跟踪数据,很难估计港口的负荷,并很难在需要时有效地改变船舶航线。”
维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副教授Vidya Mani表示,由于交货期往往长达数周,当无法追踪航运信息时,商家倾向于订购更多货物,反过来加剧了航运堵塞和溢价,并推高商品售价。
“如果没有可靠的跟踪系统,我们将看到订购和安全库存政策的变化。在短期内,我看到公司下了多个订单,只是为了安全起见。我还看到航运和物流服务中出现了一个差别费率系统,默认跟踪信息是不可用的,必须付费购买。”
进入旺季,美国港口拥堵持续恶化。根据南加州海洋交易所在11月15日发布的消息,当天大雾寒冷天气下各类进港船舶达到了170艘,比之前一周增加了10艘,再创历史新高,其中114艘为集装箱船,包含31艘在泊位码头卸货或装载货物的船舶与83艘在海上锚定或停泊的船舶。为了能够减少船舶拥堵,美国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已经从11月16日开始实施新的排队流程,以便更好地管理两个港口的船舶流量。
经济学人智库的国际商业和法规专家Andrew Viteritti预计,美国的供应链压力有望在明年年中得到缓解,供给和需求届时将达到相对平衡,但这个时间线受到疫情发展的左右。
Panos Kouvelis也认为,大多数供应链中断将在明年夏季得到恢复,但这取决于中国的能源危机的是否能够有效解决;“中国潜在的能源危机,特别是在真正寒冷的冬天,可能会导致工厂和港口进一步临时停电。这将推动另一波供应链的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