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国资入主后,上海泰胜风能可否赢得海上未来?

2022-08-22 10:10 | 国际金融报 船舶股票


广州国资凯得系成为控股股东后,上海泰胜风能新领导层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8月17日,上海泰胜风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胜风能”)公告称,公司二级全资子公司泰胜加拿大塔架有限公司拟将其拥有的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索罗市海耶路 100 号的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予以出售,交易价格不低于1454.67 万加元。

新股东上任后的“两大动作”

泰胜风能投资加拿大泰胜新能源是其首次海外尝试。如今要出售,该公司给出的退出理由为:一方面,因政策、产业链成熟度等因素影响,加拿大区域风电市场发展不及预期;另一方面,海外劳工效率、成本问题突出,公司在相关跨国管理及适应海外经营环境方面验不足,导致加拿大塔架公司进入试生产环节后未能快速释放产能并产生盈利。为减轻资金压力,避免产生更大的损失,公司在经过审慎考量后,暂时关停了加拿大塔架公司生产线,相关土地、房产和设备目前处于闲置状态。

在出售加拿大资产的同一天,泰胜风能还同时公告了另一件事情,要将10年前的募投项目“改道”,拟将原投入“年产800台(套)风力发电机塔架配套法兰制造项目”的募集资金8000万元及利息,投向“扬州泰胜风能装备有限公司年产25万吨塔架项目”,包括3MW及以上陆上风电塔架和5MW及以上海上风电塔架。

募投资金在账户上躺了十年,如今为什么要加大扬州项目投资力度?泰胜风能表示,公司目前沿海地区的出口产能位于上海、江苏东台、江苏启东,产能已经无法满足出口订单的排产需求。为了更好地实施公司的经营发展战略,公司决定投资“扬州泰胜 风能装备有限公司年产 25 万吨塔架项目”,在扬州港附近建设现代化、智能化的新型绿色生产基地,主要用于出口产品的生产,一方面可以增加公司大型化产品产能,有利于未来承接更多大型产品的出口订单,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释放其他沿海生产基地的产能, 有利于提升各个生产基地的专业化程度。同时,结合钢板、法兰的原材料供应距离优势、扬州港运输距离及海运能力优势,形成“百公里大宗物料供应圈”与“一公里产品抵港线”。

16亿委身广州国资

官网信息显示,位于上海金山区的泰胜风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上海泰胜电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于2001年4月13日成立,于2010年10月19日成功登陆创业板。该公司是中国最早专业从事风机塔架制造的公司之一,也是国内外知名的风力发电机配套塔架专业制造商。公司目前主营陆上与海上风电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销售等业务。风力发电设备业务方面,主要产品为自主品牌的陆上风电塔架和海上风电塔架、导管架、管桩、升压站平台及相关辅件、零件。海洋工程设备业务方面,主要产品为海洋工程平台相关辅件、零件以及用于海洋工程的各类钢结构件等。其重要客户为VESTAS、Gamesa、GE wind、金风科技、华能、中广核、大唐等。

泰胜风能的国内生产型分支机构分别分布在江苏东台、内蒙包头、内蒙呼伦贝尔、新疆哈密等地。从其官网资料看,本次出售的子公司资产是其在海外的唯一生产基地。出售后期海外生产基地后,是否意味着泰胜风能要进行战略收缩?对此,截至记者发稿前,该公司并未给与回复。

虽然是一家注册地在上海的企业,但是泰胜风能的控制权却16亿卖给了广州国资。2022年4月,广州凯得与泰胜风能的股权交易获得证监会批准。广州凯得以5.41亿元,受让泰胜风能原实控人团队持有的5.011%股权,并耗资10.81亿元,以5.01元/股认购泰胜风能定增发行的2.16亿股。截至2022年6月6日两项交易完成,广州凯得以26.93%的持股,成为泰胜风能的控股股东。6月7日,泰胜风能宣布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管变更,其中,聘任郭川舟为董事长,邹涛为总经理。

广州凯得是广开控股旗下的重要产投平台,近年来,广开控股集团全面发力“双碳智造”赛道,分别投资及并购了小鹏汽车、泰胜风能、奥动新能源、重塑氢能、广纳芯、和辉光电等明星项目。广州凯得不仅出现在了泰胜风能股东名单内,还是小鹏汽车、蜂巢能源、和辉光电等的股东名单,可见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力度之大。

广东省的《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要大力发展海上和陆上风电,推动海上风电项目集中连片开发利用,打造粤东、粤西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结合资源条件,适度开发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地区的陆上风电项目,因地制宜发展分散式陆上风电,“十四五” 时期,新增海上风电和陆上风电的装机容量分别达到1700万千瓦和300万千瓦。而“凯得系“拿下泰胜风能这家海上风电有潜力的企业,显然助力不少。

广州国资入主后,泰胜风能表示,将依托广开控股产投平台,继续推进海上风电制造布局,力争成为大湾区新能源上市平台代表。记者注意到,泰胜风能的董事长也大有来头。郭川舟1986年出生,目前担任广开控股副总经理,同时担任广州凯得董事长,兼任泰胜风能董事长。

泰胜风能控股股东广州凯得的发展近年来也很迅猛,2019年完成业务重组后,其投资额从2019年的5.15亿元大幅增加至如今的超100亿元,总资产从10.08亿元上升到近180亿元。不过其净利润却很薄,刚刚过亿元。目前广州凯得旗下有四大长期战略投资平台:凯得南方基金及南方工业基金(军工制造专业投资平台);粤凯基金(智能汽车旗舰平台);凯阳新能源基金(双碳氢能战略投资平台);中咨合作平台(全国性产业咨询平台)。

借力发展海上风电

背靠“凯得系”股东,泰胜风能在新能源领域如何崛起?

从财务数据看,2019年-2021年,泰胜风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2.19亿、36.04亿、38.53亿,即便是在新能源大火的近两年,其业绩也是不温不火。净利润方面,2019年-2021年,该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54亿元、3.49亿元和2.59亿元。2021年净利润同比下滑了25.87%。今年第一季度,其净利润为6244万元,同比下滑18%。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风电平价上网快速推进,风电市场就经历了一场价格内卷的斗争,行业内企业重新洗牌,原材料价格不断飙升以及招标价格的大幅下降,使风电设备企业盈利能力承压,泰胜风能净利润承压原因就在此。

值得关注的是,相较于光伏行业民营企业扎堆的行业格局,风电行业明显拥有更高的国资入局比例,而广州凯得控股泰胜风能,也是布局风电行业的大手笔。

从行业看,海上风电整机市场份额在全球市场占比最高的前四家厂商分别为西门子歌美飒、三菱维斯塔斯、上海电气和金风科技。从新增装机容量来看,我国海上风电整机厂商呈现四强鼎力的竞争格局。海上风电板块目前已形成上海电气、远景能源、金风科技、明阳智能“四巨头”,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比例分别为9.7%、9.0%、7.9%和7.4%。

泰胜风能此前表示,引入凯得新股东就是为了大力拓展海上风电市场。为何如此执着?一方面,我国陆上风电起步早,未来可增长空间有限;另一方面,海上风电开发土地成本低,潜力大。

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2021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16.90GW,同比增长超过300%,占全球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的80%。截至2021年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达到27.68GW,已成为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

从泰胜风能2021年年报看其主要产品,陆上风电装备类产品实现收入18.79亿元,同比减少28.54%; 随着海上风电市场兴起及自身产能的逐步攀升,海上风电装备类产品实现收入18.8亿元,同比增加102.80%。从销售区域角度来看,内销产品实现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0.12%;外销产品实现收入5亿元,同比增长89.22%。由此可见,海上风电和海外市场都将是泰胜风能的未来增长点。

要加速发展海上风电,资金是必备弹药。从泰胜风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看,2019年和2020年均为负值,其中,2020年为-7264万元,2021年为-1342万元,而该数据在2019年还高达3.23亿,此后却一直为负。今年一季度经营现金流量净额甚至为-3.11亿元。

应收款项看,2018年~2021年上半年,泰胜风能应收款项不断增长。财务数据显示,应收账款规模分别为 6.67亿元、8.04亿元、13.64亿元和19.53亿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不断提高。不过,业内人士认为,有了凯得系的支持,今后融资发展海上风电可能也不是难题。

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泰胜风能表示,当前除了原材料涨价和同业竞争压力大之外,公司还面临项目合同延期的风险。风电项目投资量大、周期长,投资决策程序流程较多,且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场地整理、设备采购、交通运输等问题, 存在众多可能导致工程项目延期的不确定性因素。公司产品的发货时间通常以客户通知为准,风电设备尤其是海上风电设备 产品体积巨大,移动储存成本很高,完工后需要大型堆场或码头停靠,若客户工程项目延期导致发货时间滞后,则会增加公司的资金成本,甚至导致后续产品的生产难以推进。

对外业务中,除了汇率风险威胁“双海”政策外,国际贸易政策风险也在加剧。 受新冠疫情和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负面影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剧,各国纷纷推出了包括货币政策、贸易保护政策在内的各项经济刺激政策,提振本国经济的同时也可能会造成全球供应链的波动性加大、物流效率降低成本上升等现象。目前,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欧盟等国家或地区对我国实施反倾销,加大了我国风电装备产品外销成本;未来如有更多国家或地区对公司销售的产品采取反倾销调查或措施,公司境外销售业务将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END

关键词: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