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项目签约!荣成船海产业实力迸发!
2023-05-22 08:35 | 荣成融媒 国内造船
5月19日,荣成市召开船舶及海工装备产业发展推介大会,集中推介荣成优越的海洋资源条件和良好的产业基础,探讨海工装备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共同推动荣成海工装备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市委副书记、市长郑跃文在会上致辞,他表示,近年来,荣成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求,聚焦聚力“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突破发展海洋经济”,大力培植“5+2”七大产业链,规划建设提升八大专业园区,全面实施“荣归故里”计划,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创新型县市、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城市等荣誉称号。
作为沿海开放城市,荣成发展船舶及海工装备产业,优势明显、前景广阔。希望大家到荣成走一走、看一看,考察荣成、投资荣成,成为“城市合伙人”。
荣成将始终秉承重商、亲商、扶商的理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厚植产业生态,努力为在荣发展的企业、来荣投资的客商,提供最贴心、最专业、最高效的服务,携手开创“深蓝、零碳、精致、幸福”现代化新荣成建设的美好前景。
会上,王家湾修船基地、法罗科能1GW海上储能制造工厂、昱丰机械加工、海陆新型高强耐磨输送设备生产等10个项目签约。
来自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行业专家围绕世界船海产业发展形势与展望作讲座。
会后,与会人员分组开展船艇产业、风电产业、现代化海水养殖产业研讨会。
荣成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海岸线长500公里,是距离韩国最近的城市。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空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保持全省第一,荣获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投资潜力百强县、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称号。
区位交通优势突出。
拥有石岛新港、龙眼港2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开通直达韩国平泽、日本东京等16条国际国内航线,成山头水域年均途经及锚泊船舶15万艘次。
中心城区距离威海国际机场20公里,莱荣高铁年内通车后,可融入省内2小时生活圈、北京上海等大城市4小时交通圈。
港口岸线及船舶修造资源丰富。
沿海分布着10大海湾,拥有10个一类开放作业港区,万吨级以上泊位20个、船台船坞20座,干船坞总容量160万吨,位居全国县级市前列,年整船产能100万载重吨、修船千艘次以上。
拥有三星重工、黄海造船、鑫弘重工等修造船及配套规上企业24家,客滚船、重吊船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和80%;
船用水泵、冷冻设备等配套企业40余家,本地船用零部件配套率60%,年总产值近60亿元,被评为山东省优质修造船基地。
向海图强 构建超前的产业布局
抢抓国际海运市场转型机遇,大力发展船舶修造产业。
突出“龙头引领、引进盘活、两业融合”发展方向,支持传统修造船企业向风电运维船、高端客滚船、游艇等新船型升级。
发挥濒临国际主航道和锚地的地理优势,加快发展船舶维修产业,重组盘活龙眼港东港区、和兴船业等临港优质资源,以建设北方最大的国际船舶维修(保税)基地、打造国际海事综合服务区为抓手,引进船舶维修补给等高附加值服务业项目。
抢抓“走向深蓝”战略机遇,培育发展海洋装备产业。
加力研发深海养殖工船、深海网箱、南极磷虾船、远洋渔船,为海洋养殖、远洋捕捞等产业插上高端装备翅膀。
海上风电装备前景广阔,荣成周边8处海上风电场址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约占全省总量的45.7%,国家电投等已获批开展前期勘探,上海玻璃钢研究院正在建设海上风电产业园。
抢抓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机遇,加速发展核电装备产业。
总容量820万千瓦、总投资超1300亿元的石岛湾核电站建设快速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温气冷堆正式并网,“国和一号”示范工程1号机组年内并网,“华龙一号”下半年开工建设,清华大学先进核能技术研究基地进入筹备阶段。
围绕核电项目和大型海工装备“出海口”优势,正在建设核能利用国际创新示范园区,打造先进核能装备产业集群。
海纳百川 打造优渥的产业环境
优质的产业生态。
将先进海工装备纳入全市七大产业链发展规划,市级领导挂帅担任“链长”,出台了突破发展海洋经济、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等系列支持政策,对“链主”企业、产业链支撑企业“一对一”挂包服务,落实“一企一策”服务保障。
高效的营商环境。
全面实施“荣归故里”计划,出台《关心关爱企业家二十条措施》等政策,设立“5·18”企业家日,全方位推介“荣归故里·成就未来”的城市品牌,营商环境评价在全省136个县市区中排名前十位,入列全国营商环境百强榜。
丰富的智力资源。
威海和荣成拥有哈工大(威海)、武汉理工大学威海研究院、哈理工(荣成)海洋装备与智能制造研究所、威海海洋职业学院、中船集团716所威海研发中心、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等涉海高校院所,船舶及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智力支撑充足。
融资融智融天下,向东向海向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