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韩船厂如何应对?巴西国油将启动11座FPSO
2024-12-16 19:25 | SinorigOffshore 海工市场
巴西石油公司打算在 2029 年的五年期间投入 1110 亿美元,比当前 2024 年至 2028 年商业计划中的 1020 亿美元增长 9%。其中770 亿美元(占总额的69%)用于上游支出, 79 亿美元用于资助勘探活动,以补充石油储备。公司的日产量将从目前的268.9 万桶油当量提高到320 万桶油当量。
新的投资无疑会支撑公司日新月异的FPSO事业。据了解,公司在2025年和2027年三年期间将投入11座FPSO,其中 Buzio 6 (P-78), Buzios 8 (P-79)和MERO 4将于2025年投入使用Buzios 9 和 Buzios 10 (P-80和P82)与2026年投入使用,Seap I, Seap II, Sepia 2 (P-85), Atapu 2 (P-84), Buzios 11 (P-83) 和Revit Albacora将于2027年投入使用。
这些FPSO的本土化要在25%到40%之间,其中Mero 4最高为40%, Buzio 6 (P-78)、 Buzios 8 (P-79)、Buzios 10、(P-80、P82)和Buzios 11 (P-83)本土化均为25%,Seap 2、Atapu 2 和Sepia 2 为30%。
巴西《石油法》(Law No. 9478/1997)规定,国家石油资源的开发必须促进国内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并推动技术转移。本土化要求是为了落实这一政策目标,通过优先使用巴西国内的产品和服务支持经济发展。
巴西国油的本土化指标由ANP制定并监管。ANP在油气开发合同(如生产分成合同和特许权合同)中规定了不同阶段的最低本土化比例,包括勘探、开发、生产和运营。这些比例因项目类型、地理位置(如盐下层开发)、技术复杂性等因素而异。
在制定FPSO本土化要求时,巴西国油会根据项目的经济条件和实际可行性进行评估。例如,考虑到巴西本地船厂和供应商的生产能力、成本竞争力以及交付时间等因素,确定具体的本土化目标。FPSO建造可能要求在巴西完成模块的制造和集成,或者部分船体的建造。
通过与国际供应商合作,巴西国油确保在满足本土化要求的同时引入先进技术。这种方式既能实现本地产业参与,也能通过技术转让提升巴西的自主开发能力。
对于某些技术高度复杂或本地供应链无法满足的项目,ANP允许特定豁免,但需要经过严格审查和批准。这种灵活性保证了项目进度和经济效益,同时避免对本土化的盲目追求。
巴西FPSO本土化要求因项目而异,主要是因为项目的特点、地理位置、技术复杂性、本地供应链能力等多方面的差异性。不同FPSO项目的规模、技术需求、以及设备复杂程度会直接影响本土化要求。
高复杂性项目(例如盐下层开发的FPSO)需要先进的技术和特定的设备,而这些可能在巴西国内无法完全实现,因此本土化比例可能较低。小型项目或低复杂性项目则更倾向于实现更高的本土化率。
据悉,巴油正在招标的P-86 FPSO (Marlim Sul-Marlim Leste FPSO)本土化为22%,最多七个上部模块以及集成必须在巴西进行。
投标将主要根据最低价格进行评估,确保具有竞争力的定价,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本地内容以遵守法规。巴西石油公司有权先与最低投标人谈判;如果谈判失败,他们将转向下一个最低投标人。
新加坡和韩国船厂如何解决巴西FPSO本土化要求?
新加坡SEATRIUM在满足巴西国油(Petrobras)FPSO建造的本土化要求方面采取了多种策略,以平衡项目需求、成本控制和法规遵从。这些策略主要集中在本地化合作、模块建造分工、供应链整合以及技术转移等方面。
SEATRIUM通过其在巴西的造船厂(例如位于里约热内卢的Estaleiro BrasFELS船厂)作为本地化执行的核心。BrasFELS船厂是巴西最大的船厂之一,拥有处理FPSO模块组装和集成的能力,符合巴西的本地化政策。该船厂专注于执行FPSO模块的集成、调试和船体改造等工作,从而提升本地化比例。
技术难度较高的模块(如上部设施、压缩机模块)在新加坡完成建造,确保技术质量和工期。本地化比例较高的模块(如生活区、管道系统等)在BrasFELS船厂建造,最大限度利用巴西本地资源和劳动力。通过这种方式,既满足了Petrobras的本地内容要求,又保证了高质量组件的生产。
SEATRIUM深度参与巴西本地供应链,促进与巴西企业的合作,实现零部件与材料采购本地化,优先采购巴西制造的钢材、管道、仪器设备等符合要求的产品。
另外,公司与本地分包商(如电气工程、焊接与涂装服务商)合作,提升项目的本地化参与度。SEATRIUM通过BrasFELS船厂的大规模本地劳动力招聘和培训项目,提升本地化比例。
同时,公司提供技能培训和岗位指导,帮助巴西工人掌握FPSO建造所需的焊接、涂装和模块组装技术,引入新加坡的技术管理团队与巴西员工合作,确保高效执行项目,同时完成技术转移,通过创造就业机会,有效满足巴西政府对本土化的社会经济要求。
对于一些技术高度复杂或巴西本地暂时无法供应的组件,SEATRIUM采取灵活的方式, 如
向巴西国家石油、ANP申请豁免政策,允许进口部分特殊设备,同时确保不影响整体本地化比例。在满足基本本地化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国际供应链的支持实现项目的顺利交付。
SEATRIUM还注重通过FPSO项目推动巴西本地造船和海工行业的技术升级, 与巴西技术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培养海工建造领域的人才。在BrasFELS船厂不断升级设备和技术能力,使其逐步能够承接更高技术要求的FPSO模块建造工作。
SEATRIUM通过以上策略,在多个FPSO项目中成功满足巴西国油的本土化要求,例如:FPSO P-68和FPSO P-70:在BrasFELS船厂完成大部分模块集成与调试,顺利实现交付。FPSO Sepetiba和FPSO Almirante Barroso:利用模块化建造和本地劳动力,有效提高了巴西本地化比例,同时按时完成交付。
韩国船厂在应对巴西国油(Petrobras)FPSO本土化要求时,采取了全球化制造与本地化协作相结合的策略。由于巴西本土化政策对FPSO项目的劳动力、材料、设备、和服务有明确比例要求,韩国船厂通过以下措施实现合规并确保项目高质量完成。
三星重工业、现代重工和韩华采用了模块化建造策略,将复杂制造任务与本地化需求进行有效分配。技术含量较高的核心模块(如上部设施、压缩机模块)在韩国国内建造,确保技术标准和生产质量。对于满足巴西本地能力的模块(如生活区模块、基础结构),在巴西完成制造或安装。
模块在韩国制造完成后运至巴西,由巴西本地船厂进行组装和集成,以增加本地化参与比例。通常与巴西大型造船厂(如BrasFELS或EAS)合作,共同执行模块的组装和调试工作。在巴西没有自有船厂的情况下,租赁巴西本地造船设施以完成最终的组装、调试和交付。韩国船厂派遣技术团队常驻巴西,协助本地厂商提升建造效率和技术能力,同时确保合规性。
另外,韩国船厂通过整合巴西的供应链资源来满足本土化要求,优先采购符合巴西国油规定的本地材料和设备,如钢材、管道、电气设备等,同时与巴西本地分包商合作,提供电气安装、焊接和涂装等服务,提升本地化比例。
在全球供应链基础上,设置专门的巴西采购团队,与巴西本地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项目材料合规且供应及时。此外,韩国船厂大力招聘和培训巴西本地工人,增加巴西国油要求的本地化人力参与比例,雇佣巴西本地员工参与FPSO建造的管道安装、焊接、涂装等工作。韩国技术团队对本地工人进行技能培训,包括船体建造、模块安装和调试等领域,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韩国派驻工程师与管理团队负责质量控制和项目协调,与本地劳动力形成互补关系。
与此同时,韩国船厂通过项目实施逐步帮助巴西发展本地造船和海工能力,将部分核心技术转移至巴西本地合作厂商,以提升其自主建造能力,为本地企业和技术学校提供专项培训,促进巴西工程技术人员的发展。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后续FPSO项目奠定基础,增强本地造船能力。
韩国船厂通过上述策略成功交付了多个满足巴西本土化要求的FPSO项目。三星重工在FPSO Cidade de Ilhabela 和 Cidade de Maricá 项目中,核心模块在韩国建造,而模块集成和调试在巴西完成,成功实现高本地化比例。现代重工通过与巴西船厂合作,交付了多个FPSO项目,满足了巴西国油对模块建造和人力本地化的要求。大宇造船利用模块化建造和本地合作模式,降低了复杂系统的生产难度,并按时交付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