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多重冲击下干散货市场“风雨欲来”!
2025-03-15 19:29 | 海运圈聚焦 散运市场
根据分析师最新研究,干散货市场在未来一年将面临多重挑战,地缘政治贸易紧张局势、美国新政府的政策变化以及需求增长的放缓,再加上新船交付量的激增,都将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美国天价港口收提案引发担忧
近期,美国提出对中国建造的船舶征收港口费用的提案,引发了广泛关注。船舶经纪商Howe Robinson Partners在上周伦敦干散货研讨会上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6,839艘活跃的散货船(总计4.92亿载重吨)由中国建造。
这一提案一旦实施,将对各船型产生显著影响:44%的现有海岬型散货船、49%的超巴拿马型船、43%的巴拿马型船、51%的超灵便型船和47%的灵便型船将受到影响。
此外,中国造船订单进一步凸显了这一措施的潜在影响。数据显示,中国船厂目前正在建造958艘散货船(总计8100万载重吨)。其中,75%的超大型矿砂船(VLOC)及海岬型船、83%的超巴拿马型船、77%的巴拿马型船、75%的超灵便型船和46%的灵便型船由中国建造。这表明,此类费用可能会严重干扰未来船队的扩张。
关税战扰乱贸易
自2月以来,美国政府对来自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货物加征关税,引发了报复性措施,威胁到干散货贸易。
Howe Robinson分析了美国与这三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干散货出口结构。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干散货达到5300万吨,较上年增加100万吨。其中,大豆占据了重要份额,美国占中国大豆进口总量的21%。其他关键商品包括高粱(66%)、石油焦(23%)和玉米(15%)。
然而,美国与加拿大的贸易有所下降,2024年加拿大从美国进口的干散货降至3400万吨,较2023年减少近200万吨。尽管如此,美国仍是加拿大铁矿石和砂的主要供应国,占比高达99%,同时其冶金煤进口份额也达到70%。
与此同时,美国与墨西哥的干散货贸易显著增长。2024年,美国向墨西哥出口的海运玉米增至770万吨,较上年增加280万吨。总体来看,2024年美国干散货进口总量下降1.6%,至1.55亿吨,而出口则增长10.2%,达到3.76亿吨。
需求增长放缓
行业的贸易挑战因需求增长放缓而进一步加剧。Howe Robinson预测,2025年干散货需求增长率仅为1.5%,远低于2024年的3.2%和2023年的5.0%。
具体来看,2025年铁矿石需求预计仅增长1.6%,而2024年和2023年的增长率分别为3.3%和5.1%。煤炭贸易将出现收缩,预计下降0.3%,而去年的增长率为1.8%,2023年则为6.6%。粮食贸易也将显著放缓,需求增长率从2024年的6.1%降至2025年的0.5%。小宗散货贸易预计相对稳定,2025年增长率为2.7%,略低于上年的2.8%。
值得注意的是,铝土矿需求预计今年将大幅增长7.0%。分析师指出,西非干散货贸易在塑造未来海岬型船市场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尤其是在铝土矿和铁矿石运输方面。自2021年以来,海岬型船中海运铝土矿出口份额已上升15%。
船队显著扩张
尽管需求增长预计放缓,但船队规模将显著扩大。Howe Robinson预测,2025年船队年增长率将达到2.5%。其中,超灵便型船的增长最为显著,考虑到新船交付和预期拆解,预计增长4.8%。灵便型船和巴拿马型船也将扩张,预计增长率分别为2.7%和2.6%。海岬型散货船的增长则较为温和,为1.4%。
新船交付量预计从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大幅上升,并在第四季度达到峰值。目前,干散货行业的总订单量占现役船队载重吨位的11.0%。
在拆解方面,分析师预测今年将有约3.3%的船队(相当于3400万载重吨)被送往拆解厂。各船型的平均拆解年龄表明,船舶的运营年限普遍超过20年。2013年至2023年间,海岬型散货船的平均拆解年龄约为22年,巴拿马型和超灵便型船为24-26年,灵便型船则接近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