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船王John Fredriksen“抄底”回归
2025-03-19 19:54 | 海运圈聚焦 船界人物
近日,航运市场再起波澜:被誉为“挪威船王”的John Fredriksen再度出手,以大手笔资本运作震撼市场。外界普遍认为,这位历经数十年风雨的航运巨鳄或已渐露退意,甚至传出其正逐步撤出干散货业务的猜测;然而,最新披露的动态却显示,其布局正以一种极为“主动”的姿态重新回归干散货领域。
在短短两周内,Fredriksen完成了两笔颇具市场冲击力的操作:前脚以12亿美元出售Golden Ocean控股权,后脚便斥资1.97亿美元拿下美国上市干散货巨头Star Bulk 10%股份。
具体来看,他旗下Famatown Finance于近期购入了Star Bulk Carriers 10.07%的股份,合计1180万股,按周二收盘价每股16.68美元计算,这笔投资金额近1.97亿美元。
3月初,Golden Ocean宣布Fredriksen旗下Hemen Holdings将其持有的40.8%股份全部出售给Saverys家族旗下的CMB.Tech,成交总金额约12亿美元。从交易价格来看,CMB.Tech以每股14.49美元的高溢价收购,而当时Golden Ocean的市场收盘价仅为10.08美元,溢价幅度高达45%,相较于净资产估值也溢价20%至46%。这种明显超出市场预期的定价,让业内人士纷纷赞叹为“教科书式”的资本套现操作。
这一进一出的操作,既像是一场精准的资本套利,又似乎暗藏更深的战略图谋。Fredriksen究竟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估值密码:低买高卖
从财报来看,两家公司在2024年整体表现不俗。Star Bulk全年总营业收入约12.65亿美元,同比增长33.3%;净利润约3.05亿美元,实现75.5%的惊人增幅;EBITDA更是达到5.47亿美元,同比增长45.1%,调整后数据亦高达5.25亿美元,同比增长38.3%。如此亮眼的盈利数据,无疑为公司在当前估值低迷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Golden Ocean全年实现营业收入约9.7亿美元,同比增长9.3%;营业利润达到3.1亿美元,同比增长66.7%;税前利润则为2.2亿美元,同比增长98.4%;调整后EBITDA为4.3亿美元,同比增长27.2%;净利润约2.2亿美元,每股净利1.12美元,同比增长近翻倍。此外,其船队的租金表现亦颇为亮眼,海岬型船队的日均TCE为27067美元,同比大幅攀升41.4%,而整个船队的日均TCE则达到22680美元,同比增长26.7%。
然而,更为关键的是估值密码。纵观Star Bulk股价走势,去年年中曾攀升至27美元高位,随后出现调整,最低回落至约14.30美元,如今处于16.68美元的水平,较去年高位下跌约47%。
在整体市值略低于20亿美元的背景下,不难发现Star Bulk净资产价值与实际股价之间存在明显折让,而这或许正是船王看中的“估值修复”契机。
当前Star Bulk市盈率为5.96倍,而Fredriksen出售Golden Ocean资产时市盈率达到了12.94倍。从这一角度来看,Fredriksen实质上完成了一次完美的“高低切换”:以接近13倍市盈率出售资产,再以6倍市盈率购入更具规模效应的标的。这种操作堪比巴菲特在2008年高抛金融股、抄底铁路资产的经典手笔。
船队构成:转向多元
深入分析两家公司的船队构成,更能洞察Fredriksen的布局深意:
Star Bulk船队(151艘)
海岬型/纽卡斯尔型:33艘(占比21.8%)
超巴拿马/卡姆萨尔型:52艘(34.4%)
极/超灵便型:70艘(46.3%)
Golden Ocean船队(91艘)
海岬型船:59艘(64.8%)
巴拿马型船:32艘(35.2%)
这种结构差异暗含风险:Golden Ocean的船队集中于海岬型和巴拿马型,盈利高度依赖大宗商品运输周期;而Star Bulk的多元化船队覆盖从纽卡斯尔型到极灵便型的多个细分市场,能更好应对需求波动。其极/超灵便型船占比近半,这类船型因承运品类多元(粮食、煤炭、小宗散货)且适配新兴市场短途贸易,在碎片化贸易时代更具韧性。
Fredriksen的选择,实则是用Golden Ocean的“单项冠军”估值,置换Star Bulk的“全能选手”潜力。
对于Star Bulk而言,得到Fredriksen的青睐不仅意味着一笔资金的注入,更象征着资本市场对其未来前景的高度认可和战略信心的加持。Fredriksen的背书效应不容小觑。历史证明,得到他支持的公司往往能享受估值溢价。Star Bulk的股价或因这一投资获得提振。
另一方面,Star Bulk通过9次并购整合形成现有规模,而Fredriksen正是航运业最顶级的整合大师。其参股可能触发横向整合的可能:再次吸收中型散货船东扩大规模优势。
在海运圈聚焦看来,81岁的Fredriksen,正面临职业生涯与家族传承的交汇点。他的双胞胎女儿Kathrine和Cecilie明确不愿接管航运业务的日常运营,这迫使他重新审视资产配置。出售Golden Ocean的控股权,剥离管理复杂的资产,转而持有Star Bulk的少数股权,既保留了家族在航运业的影响力,又减轻了未来管理的负担。这种“精简帝国”的操作,或许是他为家族办公室铺路的深远一步。
当业界争论Fredriksen是否“廉颇老矣”时,这位资本猎手用行动证明:真正的航运王者,从不被资产所困,而是永远站在资本与产业的交汇处,冷眼旁观周期的潮起潮落。
其投资Star Bulk的本质,是看透了一个残酷真相——在航运业的数字时代,船队的物理吨位已非决胜关键,通过资本运作掌控行业定价权与标准制定权,才是真正的“无敌舰队”。
这场看似突兀的转身,或许正在书写航运史的新剧本:当旧时代的船东们还在甲板上眺望海平面时,新一代的规则制定者已在资本市场的云端重构游戏规则。而Fredriksen,依然是那个最危险的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