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船三井:未来两年大型散货船市场前景乐观
2025-03-28 10:12 | 海运圈聚焦 船东动态
日本航运巨头商船三井(Mitsui OSK Lines)预判,未来一至两年内大型干散货船市场将保持稳健发展态势。该公司干散货业务负责人Kazuhiro Takahashi表示,由于新船交付量有限,他对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
Takahashi指出:“目前船厂能够交付的海岬型新船数量极为有限。据我了解,今年全球仅约35艘新船交付,远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他补充道,2010年前后集中交付的海岬型船队现已面临特检期限,这些船龄达15年的船舶必须进行干船坞检修。
但当前大型干船坞资源异常紧张,船东很难及时获得坞期。Takahashi透露:“部分海岬型船东还计划加装脱硫塔,这将进一步延长坞修时间。”
根据规定,需要进行第三次特检的船舶若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坞修将面临停航。Takahashi强调:“综合这些因素,海岬型船舶运力供给正日趋紧张。”
货运需求方面同样呈现积极态势。Takahashi注意到西非至中国铝土矿贸易持续增长,同时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预计将于年底启动。这个全球最大铁矿项目每年将产生约170艘次的海岬型船运输需求。
“在运力增长受限而货运需求上升的双重作用下,市场基本面保持健康。当然我们仍需关注中国经济存在的变数。”他谨慎补充道。
本周初,商船三井宣布与比利时CMB.Tech公司合作,将运营三艘21万载重吨氨燃料动力海岬型船。这批由青岛北海造船承建的新船将于2026-2027年交付,成为全球首型氨双燃料纽卡斯尔型散货船,商船三井已签署12年期租约。
对于新船的运营规划,Takahashi表示:“虽然具体合同尚未敲定,但西非至亚洲、巴西至亚洲等传统航线都是潜在市场。现有LNG双燃料船舶客户对氨燃料船也表现出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