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航运:美国天价港口费无法承受,10%业务将受影响
2025-05-07 20:09 | 海运圈聚焦 船东动态
面对即将在10月生效的美国港口费新规,中国香港干散货船东太平洋航运(Pacific Basin)正在紧急评估应对之策,公司首席执行官 Martin Fruergaard直言:“这笔费用相当昂贵。”
Fruergaard在最新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已经重新启动了一系列应急方案,因为每一艘靠泊美国港口的太平洋航运干散货船都可能被征收高达100万美元的费用。核心原因就在于公司注册于中国香港。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4月18日公布的对中国建造船只征收港口费细则,总部、母公司总部或母公司主要营业地位于中国大陆、香港或澳门将被认定为中国籍船东。
据规定的豁免和特殊规则,在某条固定航线中,船舶自关境外首次抵达美国港口或地点并办理入港手续之前,船舶经营人需支付以下费用(每船每年最多征收5次):
2025年4月17日起:0美元/净吨
2025年10月14日起:50美元/净吨
2026年4月17日起:80美元/净吨
2027年4月17日起:110美元/净吨
2028年4月17日起:140美元/净吨
而针对营中国建造船舶的非中国船舶经营人,则运营散货船小于80,000载重吨的船舶将享有豁免政策。
Fruergaard表示:“按照目前公布的规则来看,我们所运营的小型船舶可能在吨位门槛上勉强豁免,但由于公司注册地属于中国范畴,仍然可能受到影响,这一点我们正在深入研究。”
太平洋航运目前正积极寻找各种方式,以减轻这一政策所带来的打击。Fruergaard坦言,若每次美国港口挂靠都要支付100万美元费用,对于一艘超灵便船而言,这已远远超出承受范围。
“超灵便船每次靠泊就要花100万美元,这种成本我们根本无法吸收,”他直言,“客户也不会接受这个价格——他们会选择美国本土公司,或者那些不被新规波及的竞争对手。”
太平洋航运估算,如果承担这项新费约,相当于公司整体业务量中的10%将受到影响。以超灵便船日租金为例,约为每天12,000到13,000美元,若要平摊100万美元的成本,大约需要三个月的额外营运时间才能回本。
“多运营三个月来抵消这笔费用?根本不现实。”Fruergaard补充道。
太平洋航运正在考虑公司股权结构是否可作为寻求豁免的突破口——这家上市公司约有半数股东来自美国,欧洲股东占20%,中国投资者占10%。Fruergaard指出,其他一些美国公司可能在控股结构上“更中国”也未可知,这或许会成为一个辩点。
“我们正在细读相关规定,看其具体措辞是否留有豁免空间。无论如何,我们已启动备用方案,以备不测。”
Fruergaard认为,面对特朗普风格的政策环境,保持耐心至关重要,“形势随时可能逆转,中国也可能出台反制措施,重新改变游戏规则。”
虽然太平洋航运可以考虑调整市场布局、避开美国市场,但Fruergaard最担心的是对老客户的背弃。“我们为美国客户服务多年,一直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如果政策不变,我们或许只能退出,这令人非常遗憾。”
目前太平洋航运在美国市场主要承运的货种包括粮食、农产品、水泥、石膏、石油焦和钢材。截至2024年底,太平洋航运运营277艘干散货船,其中自有及长期租赁船舶共129艘,小灵便型船和超灵便型船分别占比60%和40%。
2024年太平洋航运在地缘政治冲突、气候异常以及经济波动的多重影响下,依然交出了一份稳健的成绩单。该公司录得基本溢利1.14亿美元,净溢利1.32亿美元,EBITDA达3.33亿美元,股本回报率7%,每股基本盈利19.9港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