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降关税91%关税!中美航运贸易迎来“重启时刻”
2025-05-12 20:01 | 海运圈聚焦 船舷内外
当地时间5月10日至11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双方围绕落实今年1月17日中美元首通话重要共识进行了坦诚、深入、具有建设性的沟通,在经贸领域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当地时间5月12日上午9:00,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此发表谈话。
2025年4月以来,美国政府在此前单边加征关税的基础上,又对华加征所谓“对等关税”,中国进行了坚决正当反制。随后美方轮番升级关税措施,将对华“对等关税”税率从第一轮的34%先后提升至84%和125%。美高额关税严重损害双边正常经贸往来,严重破坏国际经贸秩序。本次会谈达成了联合声明,是双方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分歧迈出的重要一步,为进一步弥合分歧和深化合作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双方在联合声明中达成多项积极共识。双方认识到双边经贸关系对两国和全球经济的重要性,认识到可持续的、长期的、互利的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性,本着相互开放、持续沟通、合作和相互尊重的精神,继续推进相关工作。双方同意共同采取以下措施:
美方承诺取消根据2025年4月8日第14259号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号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关税,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的34%的对等关税,其中24%的关税暂停加征90天,保留剩余10%的关税。相应地,中方取消对美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反制关税;针对美对等关税的34%反制关税,相应暂停其中24%的关税90天,剩余10%的关税予以保留。中方还相应暂停或取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根据海运圈聚焦长期追踪,本轮中美关税谈判达成的核心成果主要体现在关税大幅下调,超出市场预期,将是2025年国际贸易格局的一次重大转折,对全球航运市场特别是集装箱航运领域具有深远影响。
此前,由于中美关税大战,贸易成本飙升,跨境运输急剧萎缩。全美最繁忙的几大港口,近期吞吐量都出现断崖式下跌。长滩港吞吐量比平时减少了35%到40%;洛杉矶港本周吞吐量也下滑了31%;纽约-新泽西港亦警告称正面临类似放缓。西雅图港甚至在本周三出现“零”集装箱船靠港的异状,这是自疫情以来首次。
根据德路里最新数据,从2025年5月12日到2025年6月15日,主要的东西向主航线——跨太平洋、跨大西洋以及亚洲-北欧和地中海航线——已经宣布了58个航次取消,取消航次总数占计划692个航次的8%,其中,约62%将在跨太平洋东向航线。
市场人士认为,随着91%的关税被取消,企业恢复出口意愿、跨境采购需求上升,中美航线的集装箱需求将迅速反弹。预计未来数月,跨太平洋航线运价将出现结构性上扬,尤其在传统的旺季(如返校季、圣诞备货期)将提前释放运力紧张信号。班轮公司有望恢复美西、美东航线的航次密度和舱位利用率,不仅拉动整体营收,也将改善船期稳定性,有助于提升客户信心。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当前协议虽具有里程碑意义,但存在90天内暂停加征关税的缓冲条款,存在“回撤风险”。若双方在后续磋商中再现分歧,相关关税或被重新启动。航运企业在部署舱位、设定航线时仍需保持灵活性,不宜盲目扩张或高预期运价反弹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