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散合资船厂!造船巨头剥离“中国资产”
2025-05-13 06:29 | 国际船舶网 船厂动态
在完成收购新加坡海工制造商精砺控股后,韩国韩华海洋计划解散其在华合资海工船厂——精砺海事工程(江苏)有限公司,彻底剥离前任管理层遗留的“中国资产”。
据韩媒报道,韩华海洋(原大宇造船)计划解散其与招商局重工的合资公司精砺海事工程(江苏)有限公司,这是继去年收购新加坡海工装备制造商精砺控股(Dyna-Mac)之后,韩华海洋调整全球战略的又一举措。
精砺海事工程(江苏)有限公司在2020年6月注册成立,原本由精砺控股间接全资子公司精砺海洋工程(上海)有限公司与招商局重工控股有限公司共同组建,注册资本为150万美元。其中,招商局重工将出资73.5万美元,持有合资企业的49%股份;精砺海洋工程(上海)则将出资76.5万美元,持有合资企业51%的股份。
按照当时的计划,精砺海事工程(江苏)将以中国大陆为目标市场,从事上部模块、转塔和上部模块集成以及陆上模块的工程、采购、建造和试运行服务。在合资企业中,精砺控股负责确定用于业务的材料和资源的所需类型及来源,而招商局重工负责提供其船厂设施及其相应制造区域。
精砺控股当时表示,此次建立合资公司能够使精砺控股获得招商局重工的基础设施,而招商局重工的专家也能够利用精砺控股在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模块这一特定业务领域的经验及知识。
在成立之后,精砺海事工程(江苏)曾交付过FPSO模块,并于2021年获得了一份价值1.14亿新元(按当前汇率约合人民币6.32亿元)的上部模块建造合同,充分发挥了精砺控股的工程技术与招商局重工的设施优势。
据了解,精砺控股成立于1990年,是一家全球性承包商,在新加坡和中国等拥有3个生产基地。该公司专门从事FPSO、浮式储卸油船(FSO)、浮式液化天然气船(FLNG)、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FSRU)、固定式平台的上部模块及设施的工程、采购、制造、建造和岸上预调试&调试工作。利用其在海工装备上部模块制造方面的知识,该公司还能够为碳氢化合物行业陆上工厂的陆上模块制造提供创新且具有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
截止2024年6月底,精砺控股手持订单共计6.8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9.31亿元),交付期排至2026财年。
去年5月,韩华海洋与韩华宇航(Hanwha Aerospace)联手,以1000亿韩元的金额收购了精砺控股23.9%的股份。此后,韩华海洋和韩华宇航通过在新加坡设立的特殊目的法人韩华海洋SG控股公司,陆续收购了精砺控股剩余全部股份。目前,精砺控股已经更名为韩华海工新加坡(Hanwha Offshore Singapore,HOS)。
业界人士指出,精砺控股与招商局重工的合资公司精砺海事工程(江苏)早已处于实质性停滞状态,因此韩华海洋解散该公司“并不令人意外”。
韩华海洋海洋事业部总裁Philippe Levy表示,该合资关系是在前任管理层主导下于2020年设立的战略性举措;然而,在新一届管理层领导下,HOS正在全面审视现有的所有合作关系和联盟,以确保它们与公司更新后的目标和战略方向保持一致。”
据了解,韩华海洋为推进海洋业务战略转型,于今年4月聘请了荷兰海上石油和天然气服务提供商SBM Offshore原美洲区总裁Philippe Levy,并任命其为公司海洋事业部部长。
韩华海洋海洋事业部的目标是,转型成为FPSO、FLNG等各种浮式海工装备和海洋可再生能源相关业务的一揽子承包方式(EPCIO)解决方案供应商。为此,韩华海洋海洋事业部今后将聚焦主要项目和客户所在的北美和欧洲地区开展运营,计划通过这一措施,提供结合亚洲、美洲、欧洲海洋业务文化的项目执行力和基于专业知识的运营模式。
今年4月,韩华海洋交付了最后一艘“库存”超深水钻井船“Tidal Action”号。在命名交付仪式上,Phillip Levey表示:“凭借交付这艘全球顶尖水平的钻井船,韩华海洋正式重返海洋钻井装备业务,这一成果意义重大。我们将以技术竞争力与战略规划为依托,致力于成长为海洋能源市场的领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