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海油发展临港基地实现光伏并网发电
2025-05-14 09:03 | 国际船舶网 船厂动态
5月8日,我国首个海洋油气全生命周期智能装备制造基地——海油发展天津海洋装备智能制造基地(以下简称“临港基地”)屋顶5.5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发电已满一个月。期间项目稳定运行,全月累计发电量约72万千瓦时,满足了临港基地约75%的用电需求,节约电费支出18万元。此次并网发电是临港基地绿色转型的阶段性成果,更是迈向“零碳未来”的坚实起点。
该项目光伏覆盖率高达75%,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实现低压并网。并网发电后,日均发电量约2.4万千瓦时,预计年均发电量约576.32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2074.7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745.94吨,契合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为缓解能源压力、降低碳排放作出贡献。
作为海油发展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关键布局,临港基地在2022年规划设计阶段,秉持“绿色低碳”理念,将节能降碳、超低排放作为核心目标,确定"屋顶光伏+传统用电"的供能方案。其中光伏系统创新采用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一体化屋顶设计,使用N型高效组件,转换效率高达21.83%,比传统的P型组件发电提升3%。
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采用自研夹具,在132天内快速安装,确保14475块组件有序排列在屋顶,构成总装机容量达5.5兆瓦的光伏发电系统。该系统终端可实现发电情况实时监测,并通过系统报警功能对故障问题实现实时响应。
在运营模式上,临港基地创造性地实施“绿电直供+绿色智造”双轮驱动模式。待临港基地全面投产后,绿电直供与智能立库、桁架机械手等设备将实现无缝对接,使特殊螺纹油套管、泵工况及变频器等核心产品的制造碳足迹有效降低,真正实现新能源设备的“以绿制绿”。
未来,临港基地将为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通过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碳抵消机制、碳信用交易等多元化路径,加速推进“零碳工厂”建设目标,还将继续深化绿色技术创新应用,探索更多绿色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模式,引领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