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艘VLEC订单!中国船厂再难也要争
2025-05-21 20:22 | 中国船舶报 订单动态
据贸易风5月19日报道,印度石油和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ONGC)计划斥资5亿美元,订造3艘10万立方米超大型乙烷运输船(VLEC)。目前,ONGC将邀请亚洲船厂参与该项目竞标。
贸易风报道截图
只选韩国船厂?
资料图/来源:《朝鲜日报》
报道称,ONGC已初步选定日本邮船株式会社、日本株式会社商船三井以及马来西亚国际船运有限公司作为该项目的船东合作方。这些船东在VLEC、超大型液化气船(VLGC)和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符合ONGC对全球运营能力的要求。业内人士称,目前,商船三井的方案“极具竞争力”,暂处领先地位。
ONGC计划通过引入海内外资金实现合资经营,并委托船东管理新建造的VLEC。上述3艘新船计划将于2028年上半年交付,用于向印度西部石化工厂运输乙烷原料。该工厂计划自2028年5月起,每年接收80万吨乙烷。
值得注意的是,报道称ONGC此次订船倾向于仅邀请韩国3大船企参与竞标。目前,韩华海洋尚无VLEC建造经验,三星重工已成功建造交付11艘VLEC,而HD韩国造船海洋则成功交付了7艘。
资料图/来源:ship-technology.com
根据报道,ONGC只选择韩国船厂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据了解,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上个月正式发布所谓“关税行动措施”,尽管该措施将非中资船舶运营商拥有的中国建造运输散装液体形式化学物资的专用船舶或特殊用途船舶排除在征收所谓“港口费”的情形之外,但ONGC还是担心出现所谓“政策风险”。
其实,自去年年底贸易战开打以来,全球新船市场VLEC订单已全部被韩国船企斩获。去年12月,三星重工正式获得商船三井3艘VLEC订单,价值5.1亿美元,这也是三星重工自2020年以来首次承接VLEC订单。今年3月,HD韩国造船海洋和三星重工又分别宣布承接2艘VLEC订单。根据韩媒报道,上述7艘VLEC均计划服务于泰国的有关工业项目。
根据英国克拉克森研究公司的数据,目前全球VLEC及极大型乙烷运输船(ULEC)订单总量约66艘,其中中国船厂手持订单约51艘,韩国船厂手持订单约15艘,双方全球市场份额占比基本呈现“八二开”的特征。
不过,据韩国商业网等韩国媒体此前报道,如果中美之间的贸易紧张关系持续,将会改变全球液化气运输船特别是VLEC市场的格局,韩国船企有望赢得更多VLEC订单。甚至有韩国业界人士透露,此前韩国船企获得泰国项目VLEC订单正是击败了中国船厂的竞争。
中国仍有机会
资料图/来源:tradewindsnews.com
乙烷是天然气和页岩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生产乙烯的主要原料之一。乙烷受天然气价格影响较大,但价格相比石脑油等相对较低,基本受北美供需面驱动。此外,乙烷裂解制乙烯的碳排放也相对较低,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也更高。
目前,全球乙烷供应高度集中,美国通过技术等优势主导出口市场,其57%的乙烷出口流向中国。而中东的乙烷基本全部用于本地乙烯生产,出口能力较弱。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乙烷产量达6109万吨,占全球乙烷总产量的56%。去年美国三大乙烷出口设施出口乙烷达885万吨,主要流向中国、加拿大和印度等。
在贸易局势复杂多变影响下,2025年以来,中美“关税博弈”此前已令乙烷到岸成本大幅攀升,加上美对中国航运、物流及造船业的“打压”,已对美出口乙烷的运力、航线、成本等造成不小的影响,VLEC新船市场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业界人士认为,在当前环境下,中国船厂最重要的任务是管控手持订单风险,在做好保险及法律应对工作的同时,全力确保在建VLEC高质量交付。不过,也应该看到,中国船厂在VLEC研制领域相比韩国船厂拥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不仅建造效率更高,而且在该船型货物围护系统领域形成了自主设计和创新能力。目前,中美关税谈判已达成协议,双方的贸易战也出现了缓和的迹象和可能。“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能源结构的持续调整,乙烷将在全球产业链中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不可否认的是,中美双方在乙烷领域的合作空间依然存在。”业界人士表示。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加快乙烷供应链的多元化布局。据了解,中国已与卡塔尔达成了液化天然气(LNG)附带乙烷供应协议,2026年,该协议下的乙烷供应量将达每年50万吨,这意味着中国将成功在中东开辟一条全新的乙烷供应渠道。
“对于中国船厂而言,这就是未来的机遇。”业界人士指出,VLEC单船价格目前在1.57亿至1.68亿美元之间,对中韩船厂而言这都是效益可观的“高附加值船型项目”,中国船厂如何突破贸易“壁垒”限制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将是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