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超1000艘!还有大批订单即将签署?

2025-06-30 19:54 | 中国船舶报 国内造船


6月27日,《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提出,提升船舶标准化专业化水平,有序推动内河船舶大型化发展;制定发布绿色智能等内河船型目录,引导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的标准化、系列化船型应用;加快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大力发展集装箱、商品汽车滚装等专业化运输船舶,优化船舶运力结构等内容。

据了解,在国家“两新”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去年拆解内河老旧船舶达2500艘,新建了一批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清洁化的船舶,新能源内河船舶已超过1000艘。但总体看,我国内河航运在综合交通运输中的比较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业界人士表示,意见的出台将加快我国水运网络化、运输结构优化和运输服务水平提升,推动绿色低碳和数字智慧转型,促进内河航运与现代产业经济融合,切实推动我国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这对我国船舶工业积极有序发展绿色化智能化内河船舶具有重要意义。

资料图/来源:新华社

意见提出,到2030年,我国航道网络化智慧化水平显著提升,高等级航道电子航道图覆盖率达到85%。港口综合运输枢纽作用明显发挥,集疏运体系更加完善,长江干线主要港口实现铁路进港100%覆盖;培育一批规模化现代化港航企业,船舶运力结构有效改善,全国内河机动货船平均净载重吨达到1900吨以上,新建船舶新能源清洁能源应用比例进一步提高;长三角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基本建成,内河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比进一步提升。

为实现上述目标,意见提出提升设施装备水平,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增强高质量发展效能;提升运输组织效率,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推动智慧创新发展,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加强与经济产业融合,增强高质量发展活力;提升行业治理能力,营造高质量发展环境等7方面23项主要任务。

资料图/来源:新华社

意见明确,提升船舶标准化专业化水平,结合港口航道基础设施条件,有序推动内河船舶大型化发展;优化内河通航标准和船闸设计规范,制定发布绿色智能等内河船型目录,引导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的标准化、系列化船型应用。加快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大力发展集装箱、商品汽车滚装等专业化运输船舶,优化船舶运力结构;推进船舶标志标识规范化,加强内河船舶能效管理。

资料图

意见提出,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积极研发绿色船舶动力技术,加快构建绿色智能船舶技术规范体系。加快电池动力技术在中小型船舶、中短距离运输等场景应用,鼓励电动船定班、定线规模化应用;积极推动LNG、甲醇动力技术在中大型船舶、中长距离运输场景应用,探索推动氢燃料电池动力技术应用;推动新能源清洁能源加注及充换电设施建设,完善船舶燃料加注作业和安全监管体系,加快制定充电设施建设等标准;鼓励实施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优先靠离泊、优先过闸等支持政策;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老旧运输船舶,研究制定《船舶排气烟度限值及测量方法》。

意见还提出,鼓励从工厂园区源头开展“散改集”,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加快发展航运服务业,积极发展船舶管理、船舶代理、货运代理、船舶经纪等传统航运服务业,推动规模化、规范化、数字化发展;积极发展航运金融、航运保险等现代航运服务业;大力发展内河智能航运,强化港口、航道、船舶系统集成,积极研发船舶智能辅助系统及船岸协同技术等内容。

END

关键词: 内河航运内河船舶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