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3000亿!福建省氢燃料船将有大单

2025-07-04 20:37 | 中国船舶报 国内造船


近日,《福建省氢能产业创新发展中长期规划(2025—2035年)》(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提出,重点推进绿色甲醇、绿氨在船舶使用,规模化推广氢燃料电池船舶,加快建设氢基船舶燃料加注等基础设施及港口、船舶等氢能应用场景。

规划明确,2025至2030年为福建省氢能产业起步发展期,计划建成建成1至3个氢基绿色船舶燃料加注港口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各类型加氢站50座,在港口、园区或城区打造10条运营示范线,实现氢能规模化商业应用,优先推进用于海运动力燃料的绿色甲醇项目,氢能产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年;2030至2035年为福建省氢能产业快速跃升期,全省氢能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规模质量效益全面提升,形成10万吨/年绿氢生产能力、100万吨/年氢基绿色燃料生产能力,绿氢在我省氢源中占比达到40%以上,建成东南沿海重要的绿氢及氢基绿色燃料供应基地、输运枢纽和加注中心,形成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多元应用场景的产业体系,年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

资料图/来源:《福建日报》

为实现上述目标,规划提出充分挖掘氢能多元应用潜力,发挥清洁能源资源优势促进氢能与福建省电力、石化、油气输配、冶金、交通等产业协同发展,打造若干氢能产业集聚区和特色产业集群。其中,在储运端推进以氨为储氢介质的特色技术路线,实现大规模、长距离运输;支持有机液态储氢、固态储氢及相关材料及器件制造业;在加注端建设以加氢综合能源站为主的氢能基础设施,支持利用现有加油加气站改扩建加氢设施,先行先试新的制氢技术;重点推进物流、港口、园区、环卫等专用加氢站建设。在福州港、厦门港等国家港口建设氢基绿色燃料加注中心,重点推进绿色甲醇、绿氨在船舶使用,探索可持续航空燃料加注;在应用端特别是运输领域规模化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船舶、工程机械等,构建氢能示范交通线,带动氢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材料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

资料图/来源:新华社

规划明确,依托沿海区位资源优势及创新先发优势,打造福建省特色沿海氢能经济走廊,以福州、厦门两个核心辐射带动莆田、泉州、漳州、宁德等沿海城市燃料电池汽车及零配件制造、氢燃料发电装备等产业发展;在沿海氢能经济走廊加强沿线制氢工厂、氢气提纯、氢基船舶燃料加注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及港口、船舶等氢能应用场景的搭建。

规划提出,实施氢能产业链培育工程,发挥龙头企业在氢源供应端和消纳端的带动优势,引导中央驻闽、省属重点企业通过投资收购、参股、重组联合等方式布局氢能产业。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船舶、工程机械,氢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系统,户外移动式/固定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氢储能发电站核心装备,制氢整流电源,高效低能耗电解水制氢装备,海水无淡化原位制氢装备,低温低压合成氨及氨制氢装备,加氢设施核心装备,氢气储运装备等核心装备产业化。

规划还提出推进嘉庚创新实验室全国首个海岛绿氢综合能源应用示范项目;鼓励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探索布局氢基绿色船舶燃料合成与加注试点项目,推动船舶行业节能降碳转型;探索内河及沿海燃料电池船舶示范应用等内容。

END

关键词: 福建省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