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船市场新势力崛起

2025-07-22 20:47 | 中国远洋海运e刑 油运市场


过去20年,中国进口需求一直是推动国际油轮市场增长的核心动力。船舶经纪商Gibson在其最新周报中指出,过去10年,中国贡献了全球石油需求增量的60%。然而,随着中国石油需求的变化,全球石油贸易格局也在发生改变。多重因素导致中国需求进入平台期,其中最关键的是电动汽车的普及。此外,LNG动力卡车和电动卡车的采用率也在持续提升。

Gibson分析称,在中国石油需求趋于平稳并预计长期下降的同时,印度正迅速成为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核心引擎。这个亚洲新兴经济体通过城市化进程、基建扩张及工业发展持续推高用油需求。印度需求高度集中于运输燃料。当世界其他地区转向电动车时,印度反而强化燃油车布局,预计2024至2030年该国日均石油消费量将增长100万桶。与此同时,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也与印度一道,共同推动石油贸易东移趋势,其中印尼的表现最为突出。

Gibson预计,到2030年,亚洲非经合组织国家(除中国和印度外)的石油需求将较2024年增长近130万桶/日。这一增长绝大部分将来自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主要受这些国家柴油密集型产业发展、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扩张驱动。航空煤油及柴油的消费量将进一步推高该地区整体燃料需求,其背后是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和持续深化的工业化进程。这些国家正逐步崛起为亚洲重要的近岸制造中心。随着工业基础设施的发展以及包装和建筑行业需求的增长,多个新建蒸汽裂解装置将陆续投产,这将有力支撑石脑油的需求。

Gibson补充称,随着需求持续增长,预计上述国家炼油厂的加工量将进一步提高。其中,印度的炼油能力预计到2030年增加90万桶/日,主要得益于多个新建炼油项目的陆续投产。中国炼油能力也将有所增长,但增幅相对有限,预计同期仅增加25万桶/日,主要受国内运输燃料需求放缓影响。此外,非经合组织亚洲国家的炼油能力预计增长30万桶/日,印尼和泰国也将有2家新炼油厂投产。相比之下,亚洲发达经济体的炼油能力或将出现类似规模的下降。总体来看,到2030年,亚洲炼油厂的加工量净增长预计将达到130万桶/日。与此同时,亚洲整体石油产量预计将小幅下降,降幅约为40万桶/日,主要受中国产量放缓以及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产量下滑影响。区域内产量与炼油能力增长之间的缺口持续扩大,预示着未来将更多依赖来自大西洋盆地的长距离海运进口,以及以中东为起点的中程运输。

Gibson总结指出,尽管中国石油需求趋于平稳,但亚洲石油贸易量仍有望增长,只是增速将低于此前预期。印度、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的崛起正在重塑石油贸易格局,需求分布将更加多元化,油轮市场的驱动力将来自亚洲多个国家。

来源:Hellenic Shipping News Worldwide

END

关键词: 油船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