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版图重构,全球化肥海运市场迎来结构性变化

2025-08-11 20:32 | 中国远洋海运e刑 船市观察


全球化肥贸易正在经历一场结构性变革。印度着力削减进口依赖,中国的进口量也在减少。与此同时,俄罗斯、中东、北非等地的供应商正将更多货源输向更远的市场。这些变化拉长了平均海运运距,推升了船舶吨海里需求,并加速了船舶大型化趋势,为大宗散货运输市场注入了稳定增长的动能。

这场变革正深刻重塑全球化肥贸易的传统供需格局。2024年,全球化肥贸易总量逾1.9亿吨,足见此轮调整的规模之巨。其中,中印尿素贸易几近停滞,尤为引人注目。作为全球最大的尿素进口国,印度正通过短期多元化采购与中期提升自给能力的策略,大幅降低对外依存度,几乎完全退出了对中国供应的采购。与此同时,中国为保障国内市场稳定,亦强化了出口管制。市场真空应运而生,为俄罗斯等主要供应商创造了抢占市场份额的契机。

俄罗斯、中东、北非等传统上聚焦亚洲市场的生产商,正将大量出口转向拉丁美洲与澳大利亚。其中,俄罗斯、中东及北非对巴西、澳大利亚的出口量显著攀升,平均运距因此被大幅拉长。印度的采购多元化战略亦是这一趋势的缩影,其进口来源已从邻近的中国转向更远的海湾与黑海地区,进一步推高了全球海运里程。

在亚洲、拉美及非洲强劲需求的驱动下,预计2024至2030年,全球化肥贸易量将保持2%至3%的年均增长,且吨海里需求增速将显著高于贸易量增速。俄罗斯、中东、北非的出口重心从邻近的亚洲向遥远的拉美及大洋洲转移,是这一趋势的关键推手。

此轮贸易版图的重构,对干散货航运市场影响深远。化肥运输的传统船型以灵便型与超灵便型为主,但随着货量的扩大及港口装卸能力的升级,船舶正加速转向大型化。2020至2024年,巴拿马型船在化肥运输中的份额从21%升至24%,而灵便型船的份额则从36%萎缩至32%。在特定航线上,这一趋势尤为突出:以俄罗斯出口为例,超灵便型船的比例从2020年的49%飙升至2024年的76%,同期灵便型船则从51%骤降至24%。巴西的进口市场亦上演了类似变化,得益于桑托斯、帕拉纳瓜等港口的升级改造,其进口业务几乎完全由超灵便型船主导,灵便型船的市场份额已从51%暴跌至19%。

平均运距亦被拉长。以巴西为例,其进口来源从摩洛哥转向俄罗斯,平均航程延长逾60%。同样,印度以俄罗斯及中东、北非的货源替代中国供应,也显著增加了运输里程。这些结构性转变,即便在总进口量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如印度的尿素进口),也为吨海里需求提供了坚实支撑。

总而言之,预计2024至2030年,全球化肥贸易的增长动力将更多源于航线的重新配置与货源的结构性转移,而非单纯依赖运输量的攀升。尽管贸易量稳步增长,但“远距替代近程”的采购模式转变,将使吨海里需求获得远超贸易量增幅的增长。这将为超灵便型与巴拿马型船市场带来持续坚挺的运力需求,从而进一步巩固化肥作为小宗散货航运市场增长引擎的地位。

END

关键词: 散货船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