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抢占二手散货船市场半壁江山
2025-08-11 20:21 | 航运界 二手船市场
航运界网消息,数据显示,2025年,日本建造的船舶在干散货二手船买卖市场占据了更大份额。这一市场变化源于美国拟议港口费用政策在今年早些时候影响市场情绪,后续政策澄清后形势进一步明朗。
船舶经纪公司Xclusiv的研究分析师Eirini Diamantara表示,自今年年初以来,已有461艘1万载重吨以上的散货船易手,较2024年同期的528艘减少13%。据介绍,在今年出售的散货船中,232艘船舶由日本船厂建造,占比约为50%;182艘由中国船厂建造,占比约为39%。而在去年同期出售的散货船中,日本和中国建造的船舶分别为231艘和227艘,占比分别为44%和43%,基本持平。
Eirini Diamantara分析道,尽管2025年的总销量较2024年同期有所下降,但日本建造的船舶销量保持稳定,同时也意味着日本造船市场份额的上升。“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提案对今年年初中国建造散货船产生了影响,全球买家变得更加谨慎。”
图源:Xclusiv
她同时指出,市场自5月开始出现反弹。“随着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最新海运政策提案和后续澄清文件的发布,市场要么回归常态,要么出现过渡补偿,即机会型买家重新入场。这推动了中国市场份额从该节点开始的快速回升。”
干散货船租船市场格局发生变化
据外媒报道,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拟议的政策调整同样在重塑干散货租船市场格局。在跨大西洋的巴拿马型干散货运输贸易中,以载重吨计,中国建造的船舶所占份额在今年二季度降至39%,明显低于2021年至2024年期间47%的平均水平。
同时,中国实际船东所持船舶的市场份额在第二季度下降至14%,而前四年的平均份额为22%。这种下滑在美国港口表现得更为明显:中国建造船舶的靠港份额从46%降至29%,中国船东拥有船舶的靠港份额则从22%骤降至7%。这些市场变化发生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措施尚未正式实施的阶段。
根据修订后的美国港口收费政策,若中国建造的船舶能够满足“不超过4000TEU的集装箱船;不超过5.5万载重吨的杂货船/油轮;单船散货载重量不超过8万吨的散货船;空船抵达的船舶;航程不足2000海里进入美国港口的船舶;美国所有或悬挂美国国旗的船舶;专门运输散装液态化学品的特种船舶以及在五大湖运营的船舶”任一标准的船舶,都可免交港口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