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船队“神话终结”?船东:合规油船需求正在增长!
2025-09-01 20:28 | 海运圈聚焦 船市观察
在俄乌战争爆发以来的三年多以来,影子船队凭借绕过制裁,长期侵蚀了合规油轮的市场份额,成为油轮市场无法绕开的“灰色力量”。然而,如今趋势正在悄然转变。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影子船队的扩张正遭遇瓶颈,而合规油轮的市场需求则在重新增长。
当前,影子船队的规模异常庞大。油轮船东Frontline的测算显示,受制裁影响的油轮数量已高达135艘VLCC、112艘苏伊士型、314艘LR2/阿芙拉型,加总占据全球油轮船队的21%。整体来看,影子船队总规模超过1500艘,几乎构成了一个“平行市场”。
但这种“繁荣”是建立在高风险与低透明度之上。CMB.Tech首席执行官Alexander Saverys直言,如果可以施展魔法,他会立即让影子船队从市场上消失。他的担忧并非夸张:这些船舶大多缺乏正常的船级维护,保险覆盖有限,一旦出现事故,不仅威胁航运安全,也将对全球能源供应链造成不可估量的冲击。
更关键的是,影子船队的生存逻辑本身极度依赖地缘政治。如果说过去三年俄罗斯折价原油为其提供了市场空间,那么随着制裁力度加大、主要经济体的能源采购策略发生调整,这一市场的可持续性正在动摇。
制裁的长期效应
Frontline首席执行官Lars Barstad的观察进一步揭示了影子船队的困境。他指出,虽然纸面上的受制裁船舶数量庞大,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早已失去活跃度——“很多被制裁超过一年的船舶如今只是停在那里,甚至可能连船员都没有。”
这意味着,制裁不仅仅是市场上的一个行政壁垒,它正在通过“时间效应”逐渐削弱影子船队的可运力。船舶无法获得定期维修和保险支持,随着年限推移,机械故障、设备老化、事故风险将不可避免地上升。即使这些船仍然存在,它们的实际贡献度正在递减。
这种“有船无运”的状态,正在逐渐释放出新的市场空间,而填补这一缺口的,自然是合规船队。
合规船队的机会窗口
过去三年,影子船队的扩张无疑压缩了合规油轮的盈利空间。尤其是在现货市场上,低价俄油的运输需求大量流向不合规船舶,使得许多船东被迫承受低利用率的压力。
然而,拐点正在出现。Lars Barstad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全球原油出口在2025年8月同比增长明显,日均出口量已接近200万桶。更值得关注的是,这部分增长正在向合规市场转移。
原因在于主要进口国的采购策略发生了变化。以印度为例,过去两年它是俄罗斯原油的最大买家之一,但如今其态度正在明显转变。Lars Barstad强调:“印度并没有积极追逐俄罗斯原油的进口,相反,他们更愿意从合规渠道增加采购。”
这一变化并非偶然,而是印度基于战略考量的选择。与美国的强大贸易关系显然比便宜的俄油更具长期价值。印度在能源安全与地缘政治利益之间做出了权衡,最终的结果是合规油轮获得了新的增长动力。
CMB.Tech的管理层同样认为不合规船舶的运营将变得越来越困难。Alexander Saverys表示,他们并不指望影子船队一夜消失,但时间终将成为合规市场的朋友。影子船队的老化、事故、资金枯竭,都将逐步把市场份额重新交还给合规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