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9.7亿!中远海发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09-02 06:22 | 国际船舶网 船舶股票
近日,中远海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 122.58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4.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9.7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36%;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0729元。
公告显示,2025 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呈现分化与重构态势,全球贸易政策及地缘政治局势等风险因素加速全球供应链调整。在此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航运业保持发展韧性,在变革中寻求新的平衡点,在绿色低碳趋势中不断挖掘转型机遇。中远海发深挖潜能,稳健经营,着力强化产业链协同,持续释放科技创新动能,努力激发市值管理效能,实现“产融投”核心功能再增强,铸就价值实现再进阶,驱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再升级。
上半年,中远海发聚焦效益规模和产业链协同,市场开拓显成效。各板块不断提升产融服务专业能力,在拓展业务增量方面取得新突破,推动效益和规模水平稳中有升。
集装箱制造板块把握新造箱市场汰旧换新需求,精准定位客户需求,创新商务模式,强化产业链协同,整合航线资源和堆场资源,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夯实拓展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洞察市场需求,深耕细分领域,在储能箱、房屋箱、折叠箱等特种箱领域竞争优势持续扩大,为力拓市场广度培育新的动能。
集装箱租赁板块进一步深化租造协同,拓宽送箱网络覆盖和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同时丰富产品结构,冷箱、特箱规模有效增长。坚持大客户策略,持续加强与国际租箱客户合作,进一步深化与全球主流船东的合作伙伴关系,积极拓展新箱租赁业务。
航运租赁板块充分利用航运产业背景优势,聚焦服务航运资产全生命周期的业务机会,推进10 艘21万吨级甲醇及氨预留散货船、4艘沥青船以及1艘LNG船的产融结合项目,船舶资产配置量质齐升,船型多样性谱系进一步完善。公司船舶资产规模位居产业系船舶租赁公司前列,市场地位稳步提升。
上半年,中远海发发布全球首个“集装箱 CFP&EPD 标签”,所属6 家箱厂全部取得核心产品的 CFP&EPD 报告,绿色低碳标签已粘贴在超 8 万个集装箱上,实现“碳数据存证-绿色认证-低碳航运物流”闭环。推进设备和工艺节能环保改造、绿色能源转型和应用低碳环保新材料,进一步促进绿色低碳升级。
中远海发集装箱制造板块实现集装箱管理云平台多项功能优化;集装箱租赁板块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新箱库存协同功能,建设知识库问答、自动Booking制单等 AI 场景。智能调运模型研究和退役集装箱处置平台项目分获中国信息协会第五届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双中心容灾体系建设入选 2025 年“央国企云容灾领航者典型案例”。航运租赁板块船舶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构建财务指标、风险管理等可视化分析体系。
中远海发上半年进一步加大研发费用投入,申请及授权专利共189件,其中发明专利22件。所属青岛箱厂、锦州箱厂通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三级认证。创新成果获第七届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交流大会多项荣誉,其中,所属宁波箱厂“集装箱智能制造体系应用”项目荣获一等奖。
中远海发始终聚焦价值提升,着力增强投资者回报,在资本市场波动的背景下向市场传递公司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连续开展两轮A+H股回购,合计回购股份约3.49亿股,回购金额约人民币5.1亿元,有效稳定市场预期。凭借对未来稳健经营的信心,接续开启新一轮回购,同时坚持优化投资者回报机制,2025年实施中期分红每10股人民币0.22元,兼顾投资者回报的稳定性和及时性。
中远海发积极开展“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立足公司“产融投”战略定位,在航运产融业务特色领域不断拓展,强化内生增长,提升核心竞争力。着力培育和发展航运产融新质生产力,增强“集装箱+”定制化能力,加快数字化工厂建设和数字化运营平台建设,优化经营网络全球化布局。同时,做强绿色生产,拓展绿色业务,孵化绿色资产,创新绿色融资,充分发挥绿色转型价值,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关切投资者回报,注重与投资者的沟通。构建新质管理,提升管理效能,充分运用债券、绿色低碳专项贷款等各类传统和创新融资工具,深挖降本增效潜能,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此外,公司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深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夯实高质量发展安全底座;坚定人才强企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
下半年,全球贸易格局仍处于持续调整和演变中,全球供应链受多重因素扰动呈现复杂多变态势,而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面对市场不确定性和转型机遇,中远海发将主动拥抱变革,更加坚定保持发展定力,立足主责主业,以进促稳创新局,深耕产融专业能力建设,打造产融品牌核心竞争力;加速科技创新步伐,培育航运产融新质生产力;深化公司治理效能升级,多维赋能公司价值实现,为“十五五”开篇蓄势聚力,启航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