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式“秋月”级驱逐舰下水
2011-02-25 08:14 | 新民晚报 国外造船
不久前,日本下一代通用驱逐舰首舰“秋月”号在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下水,标志着日本护卫舰群的更新换代已更进一步。“秋月”号目前仍在舾装,预计2012年服役。
在海上自卫队护卫舰队里,通用型驱逐舰因拥有较均衡的防空、反潜、反舰作战能力,是数量最多的主力舰种。由此可见,通用型驱逐舰在日本水面舰队中的重要地位。
历史传承的舰名
从旧帝国海军到海上自卫队,日本总计发展出三代“秋月”级驱逐舰。第一代“秋月”级驱逐舰于1942年6月服役,它是以“阳炎”级驱逐舰为基础,强化防空火力而来,被称为“乙型驱逐舰”。该级舰在中途岛海战后陆续服役,日本共建造了12艘,活跃于太平洋战争的主要战役。
第二代“秋月”级是1959年开始服役的通用型驱逐舰,是继“春风”级后,日本造船厂二战后建造的第二种通用型驱逐舰。该舰设计上参考了美国弗莱彻级驱逐舰的优点,并加强反潜能力,在操纵性、人员居住性、武器等方面均有所强化。第二代“秋月”级仅建造了“秋月”号和“照月”号,它们在1993年退役。
第三代“秋月”舰
近期下水的第三代“秋月”级首舰“秋月”号是在2007年(平成十九年)通过建造预算的,因此被赋予“19DD”的代号。该舰于2009年7月17日在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开工建造,2010年10月13日下水,将在2012年中期开始服役。
从“村雨”级、“高波”级再到“秋月”级,三级通用型驱逐舰都采用平甲板船型设计,尺寸和吨位仅有微幅增加,舰载武器和电子装备保有相当的通用性,并在局部装备略作变动。在这个发展背景下,“秋月”号还是呈现较大幅度的改变,其最重要的设计与技术变化包括:
■引进FCS-3A火控系统。
这是日本号称可媲美美国宙斯盾系统的先进装备,而“秋月”号是首艘配备该系统的驱逐舰。FCS-3A结合主动相控阵数字化雷达与先进战术情报处理系统,具备多批次多重目标探测、跟踪、射击指挥等功能,虽然具体性能仍为绝密,但推测应具备不错的搜索与抗干扰能力。
■广泛采用隐身设计与材料。与之前的通用型驱逐舰相比,“秋月”号的隐身性能获得大幅提高。主要的隐身设计包括:上层结构更紧致,侧面较内倾与平滑;采用类似日本“爱宕”级宙斯盾驱逐舰的倾斜式主桅;舰体多处覆盖复合材料,推测全舰还涂有雷达波吸收涂料。上述设计与技术大幅降低了“秋月”号的雷达反射信号强度。
■强化导弹武器系统。
“村雨”级与“高波”级通用型驱逐舰采用MK41和MK48垂直发射器各一座,各为16个导弹发射单元,“秋月”号则改为一座32单元的MK41垂直发射器,内装改进型北约“海麻雀”舰空导弹和垂直发射的日本07式反潜导弹,提高了火力投送能力。此外,主炮改用1门美制127毫米快炮。舰上的反舰导弹、近防机关炮、反潜鱼雷、舰载直升机等则与前两型通用型驱逐舰相同。
重点提高防空战力
分析“秋月”号的整体设计与配备,可发现该舰的防空能力得到明显强化。舰上配备的ESSM导弹最大射程可达50公里,具备一定的区域防空能力,而且搭配先进的FCS-3A火控指挥系统,具备优异的多目标探测、跟踪、拦截能力。
目前,日本“金刚”级和“爱宕”级驱逐舰正陆续接受防御弹道导弹的改装,今后将更偏重于反弹道导弹防御。随着日本未来的22DDH直升机驱逐舰服役,必须有防空能力较强的通用型驱逐舰为舰队提供掩护。但是,根据反导试验,“金刚”级驱逐舰必须将相控阵雷达天线设定在较高仰角,才能有效监控来袭弹道导弹,这时将无力应付低高度来袭的空中目标或掠海攻击的反舰导弹,这势必导致舰队防空出现缺口。防空能力强悍的“秋月”级驱逐舰可满足这项战术需求。
据报道,“秋月”号驱逐舰的造价高达750亿日元(约合9亿美元),高昂的造价已经和美国“伯克”级宙斯盾驱逐舰相去不远。日本政府已通过另外3艘“秋月”级驱逐舰的建造预算。所有四艘“秋月”级驱逐舰预计在2014年3月前全部服役,日本四个护卫舰队群未来将各纳编一艘。 罗山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