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造船业的黄金时代

2011-05-13 08:08 | 温岭新闻网 船市观察


温岭船舶工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在滨海、松门、石塘三镇。这几年,温岭船舶业保持了高速增长——2004年至2009年,温岭船舶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51.1%。2009年温岭造船完工量占浙江省的11.3%,已成为我国中小型民营造船企业的主要集群域之一。
市船舶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1-2月,船舶工业完成总产值5.04亿元,出口完成2.16亿元,完工总吨位为9.48万载重吨,企业手持订单230艘,总载重吨为127.07万吨。这个数据仅包括业务收入在2千万以上的工业企业。
黄金时代
2003年到2008年是温岭造船业的一段黄金时代。2008年上半年以前,松门一带的船台少有空闲过。一位船企负责人告诉记者,造船企业其中一部分收入是靠出租船台。当时一个船台的租金一度最高涨到每月上百万元一个,还要托关系才能拿到。但是到了2009年初,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温岭造船业一落千丈。船台租金即使降到每月不到10万元仍租不出去。一位船企负责人对记者感叹,“只要船造得出来就能赚到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发展瓶颈
尽管现在看来情况不错,但市船舶行业协会会长郭定平表示,从目前企业接订单的情况来看,下半年形势不容乐观,而且还有可能延续到明年。金融危机对温岭造船业的影响还在继续,造船业还没到真正复苏的时候。其中一个表现是,船企的发展越来越受制于融资问题。造船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产业,前些年民资的“忠诚”维系了温岭造船业的持续发展,但金融危机之后民资也陆续从船舶企业外撤。一位船企老板表示,由于缺少流动资金,现在企业建造商品船很少,主要还是接订单造船,否则仅凭自有资金,无法保障船舶建造进展。
对于温岭船舶业的考验还不止这些。一份资料显示,国际海事组织(IMO)颁布新的《船舶专用海水压载舱和散货船双舷侧处所保护涂层性能标准》(PSPC),规定在2009年1月1日以后开始建造和2012年7月以后完工的所有船舶均适用该标准。这一标准的出台,对温岭造船业的冲击颇大。
不少业内人士都将这个标准视为温岭造船业的“洪水猛兽”。离标准实施的期限已近,如果应对不当将会有一大批船企淘汰出局,影响最大的是出口船舶。从市工业经济局调查的情况看,目前温岭造船企业中,还没有一个企业配置齐全必须的硬件设施。对于温岭的造船企业来说,要达到新标准,意味着需要一大笔投入。浙江振兴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负责人叶克元表示,粗略估计,仅设备的投入至少得5000万元,主要是涂装设备,而且还要按照国际标准对场地进行扩建。
未来之路
为了应对船舶业发展面临的难题,将温岭船舶工业做大做强,提升温岭船舶工业竞争力,市工业经济局正着手制定《温岭市船舶工业“十二五”规划暨转型升级方案》(送审稿),并把“十二五”期间我市船舶业发展的核心任务确定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船舶工业产业集群,发展温岭成为国内名列前茅的船舶工业强市。
从这个规划方案中,温岭把船舶业的发展重点放在培育各船舶集群。以松门船舶工业集群为重点,建设温岭船舶工业现代产业集群的核心区域,发展成为灵便型以下等级三大主流船型和特种船舶的制造中心,达到造船产量过百万、产值上百亿的水平;逐步增强石塘、坞根船舶产业集群浙江长宏造船有限公司等骨干船厂的建造能力;在滨海(金清港)要培育重点,淘汰“小、乱、散”企业,提高集中度,建设滨海内河船舶、小型特种船舶和游艇制造企业的集群。
作为船舶修造大镇,松门镇将抓好产业的转型升级作为今年政府工作中的一个重点。镇长吴庆华告诉记者,他们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用增量投入来盘活存量资产,进一步提高装备水平;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优化生产模式;加速建立现代造船模式,促进重点企业向现代船舶总装厂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向分段部件及配套产品的专业厂方向发展,形成科学、合理、协调的船舶产业链,提升船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
“今后我们完全可以像造汽车一样模块化生产船只,效益、速度都会有很大的提高。”他认为,温岭造船业从全国范围来看,水平、层次都不高,民营船企可以考虑向外借力,通过与江苏熔盛重工等国内大型民营船企的合作,来寻求技术、资金等支持,实现温岭造船业的转型升级。
END

关键词: 温岭造船业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