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转移容易 配套掌握困难

2009-03-20 11:08 | 国际船舶网 船配市场


   

 

    不久前出台的《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指出,调整结构、加强研发、提高国产配套将成为船舶工业的振兴目标。

    有业内人士亦指出,中国船配一哄而上,不重视研发、创新,即便没有金融危机,整个产业也存在很大问题,此次调整,中国船企苦练内功尤为重要。

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把船舶配套的国产化率提高至80%。目前国产船舶配套国产化不到50%,其他都是进口。现在配套都是国际品牌,我们以许可证方式生产,国外掌握品牌,掌握研发、售后服务两块附加价值高的环节,我们只是生产、制造。即使只做加工制造,我们配套生产的产能也不足。就拿内燃机来说,小机器我们可以生产,比如3000千瓦以下;但是3000千瓦以上,包括8000千瓦、1万千瓦、四冲程发动机等,产能在当前不够。

虽然造船在往中国转移,但是配套,各国都把着不放,因为它的附加值比较高。欧洲现在只造油轮,普通船舶不赚钱。造船从欧洲转移到日本,又转移到韩国,现在又往中国在转,但是欧洲、日本、韩国却把配套抓在手里,他们的配套国产化率达到了90%以上。

END

关键词: 配套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