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配业需“弯道超车”

2012-05-07 16:24 | 中国船舶报 船配市场


2012年,造船“寒流”加剧来袭,无论是新船接单量、手持订单量,还是船价等一系列数据都显得较为悲观,且业界对未来市场走势的预期也不乐观… … 造船市场的变化以及一系列国际新规范、新技术带来的节能环保等新要求,对船舶配套业提出了巨大的考验。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船配企业应该如何求生存、求发展?业界专家表示,船配企业应坚定信心,奋发图强,关键要拿出切实有效的行动来突破困境,力争实现“弯道超车”。

摆脱低端竞争,拥抱绿色机遇

目前,国内船配企业数量众多,但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这种不完善的产业结构阻碍了国内船配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在市场危机的冲击下,其弊端就愈发突出。业内人士认为,一批国际海事新规正式生效,使船配企业发展面临绿色技术挑战,但海事新规也将催生船配业的新市场,绿色技术将成为市场热点,因此,绿色船配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将迎来新高潮。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锦连指出,重复进行低水平研发已没有意义,必须跟上世界造船发展新趋势,“起点要高,要研发能满足今后5-10年甚至更长时间新规范要求的技术”。他表示,尽管目前不少新规范还没有正式实施,但多数船东在订船、订设备时就已考虑到未来10年甚至20年的要求。即使是内河船船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低水平产品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所以,船配企业必须有长远的眼光,勇于开拓进取,而不要老是跟在别人的后面发展。

目前,为满足新的国际海事规范要求,造船界提出了多种提升船舶能效水平的方案,除优化船型设计外,更多的方案集中在船配设备的节能减排技术开发之上。另外,随着船舶压载水管理公约等一系列国际海事公约、规范在未来不断实施,也必将催生出许多新型船配产品。

“市场对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少自主品牌船配产品越来越难以满足更高标准的要求,这给船配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果无法顺利跨越这个门槛,其所占的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变小!”王锦连指出,不光是远洋船,就连内河船、江海直达船等非远洋船舶对绿色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国务院出台的《加快长江内河船舶发展规划》就对船舶的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等性能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船配企业自主创新的担子非常重,只有突破技术的瓶颈,满足新规范、新标准的要求,才能保住甚至扩大市场份额。

积极调整结构,加快业务转型

根据业界的市场调查报告,全球海工装备市场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并带动海工配套设备市场需求迅速增加。当前,大型船企正在加速调整业务结构,向海工领域转型,但我国众多中小船配企业的产品研发仍停留在船配设备这一领域,因此,他们转型的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

“在技术方面,海工装备的要求高于普通船舶,船配企业只有提前做好准备,突破技术障碍,并满足海工的规范要求,才能进入这一领域。”王锦连认为,要占领海工配套设备市场,船配企业必须将研究海工技术规范、研制适应海工需求的配套设备、加快业务结构调整等工作作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他表示,目前,海工市场相对比较平稳,预计“十二五”的市场比“十一五”更大,因此,海工配套应成为船配企业拓展业务的一个重要方向。

王锦连指出,海工配套覆盖的范围比较广泛,一些专业配套设备与普通船舶的配套设备差别较大,船配企业研制这些设备的难度也较大,但这些障碍并非不能逾越,因为二者的专业相近。事实上,目前有不少企业成功利用陆上技术向海工业务转型,这与船舶通用设备企业转型海工是一样的道理,例如柴油机、甲板机械、锚绞机、电机、风机、电站等,这些普通船舶需要配套的设备,同样可以在海工装备上得到应用,关键是企业要熟悉和满足海工规范。

推进重组重生,争取做大做强

当前,不少沿配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庄力,不得不四处找米下锅;部分企业遭遇了撤单、订单需求减少等问题,生存压力倍增。“与其饥不择食,不如谋求长远发展。”有关专家指出,在当前形势下,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在所难免,优秀企业也可借机提升综合实力,探索新的发展思路。

“持续低迷的船市需求、日渐增大的成本压力,加剧了船配企业的经营压力,但也给优势企业调整战略和产业布局、整合产业链、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契机。”王锦连认为,当前形势下,部分船配企业存在着像中小船企一样退出市场的风险,所以其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找准定位,如果不能维持原有市场,则必须考虑转型。“实际上,目前我国船配企业多而散、企业规模小,重组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来说也许是好事,有利于提升我国配套业的整体竞争力。”王锦连透露,就船舶行业内的兼并重组,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正在向政府建议出台可操作的政策,促使实力强的企业主动兼并弱势企业。当然一些企业也可利用国家政策,主动退出市场或转型,例如,可以根据自身的机械加工能力,向其他领域转型。

王锦连还指出,企业也可考虑加强国际交流,寻求合适的国外合作伙伴。“因为成本高、融资难,一些欧美企业有意向中国转移,这是个很好的市场机会。国内船配企业可考虑在技术、品牌上与之展开合作,借机调整产品结构。”他特别强调.我国船配企业不能故步自封,要有全球视野,选择合适的时机大胆出击。

进军高端市场,提升本土化率

造船强,还须配套强。当前,船舶市场竞争加剧,船企都在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而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高技术、好品质、低价格。因此,我国船企除了要努力提高船舶的技术水平和建造质量,还必须拼出价格优势,但由于大量的船配设备依靠进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产船舶的价格竞争力,所以必须提高船配设备和造船装备的国产化率,以降低造船成本。

目前,我国船配业面临两大困境:一是船用中、低速柴油机和甲板机械等主要配套设备仍在大量进口整机,严重侵蚀了造船业的整体赢利;二是对一些核心产品,如船用通信导航系统,海工装备的水下生产系统、功能模块、深海探测及工程作业装备等,我国尚未掌握相关研制技术,或者产品的可靠性、经济性、环保性还达不到要求。此外,缺乏知名品牌和高技术产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自主研发实力较弱,企业间联合研发和生产、系统集成供货能力较弱,综合竞争力不强,产品档次较低,产业层次不高,高技术含量的关键船配设备较少等,也是国内船配企业的通病。

国家鼓励提高船配设备的国产化与本土化率,加速推进船配业本土化进程,将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对此,王锦连指出,船配产品必须加快向高端方向拓展,一方面,要尽快形成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形成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要控制成本,形成价格竞争力。特别是在一些细分市场中,船配企业要注意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准定位,牢牢稳住市场份额。他相信,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引进人才、引进品牌等手段,抓住机会,积极进行自主研发,多条路子并行,《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配套设备本土化率80%的目标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END

关键词: 船配业


国际船舶网微信公众号